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YZ201207)
-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6
- 相关作者:胡锋刘满强李辉信陈小云孙震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红壤旱地和水田土壤用量对线虫分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植物群落研究中样方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调查的结果,而对于地下部生态系统可能存在同样的问题。土壤动物的分离效率是研究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基础。至今在土壤线虫分离研究方面仍缺乏关于土壤样品最佳用量范围的优化。本研究选择江西红壤地区旱地和水田两种典型农业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基于改进的贝尔曼漏斗法,即浅盘分离法,选择10、30、50、100、150、200、300、500 g(对应0.70~3.51 cm的土壤厚度)的土壤用量梯度,旨在探讨土壤线虫分离中土壤用量对于线虫群落特征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200 g(0.70~1.51 cm)土壤用量之间单位土壤线虫数量无显著差异,而大于200 g时显著下降(P〈0.05)。线虫属数随着土壤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线虫营养类群比例在10~200 g(0.70~1.51 cm)之间几乎没有显著性差异。线虫群落的丰富度指数、成熟度指数、富集指数和结构指数等生态指数在30~500 g(0.72~3.51 cm)之间基本无显著差异。土壤厚度在10~150 g之间无差异,大于150 g各处理间均形成显著差异。总之,基于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不同参数与样品用量关系的权衡,建议在分离线虫时选择土壤样品量在50~150 g范围内或保证土壤厚度低于1.00 cm条件下增加土壤用量,以获得对供试土壤线虫群落的全面了解。
- 王楠陈小云刘满强李大明王明伟李辉信胡锋
- 关键词:线虫群落土壤厚度旱地水田
- 节水与减氮措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和微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水稻生产中的水肥消耗量过大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本研究分别在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采样,比较了灌溉方式(常规灌溉和节水25%)和施氮水平(常规高氮和减氮40%)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微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控灌显著降低了分蘖期土壤pH值.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受到灌溉和氮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节水或减氮降低了可溶性有机物含量;节水提高了微生物生物量碳而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生物量氮.节水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而使铵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在水稻分蘖期,节水处理下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的生物量高于常规灌溉,而在水稻成熟期,相对应的变化趋势则相反.灌溉、氮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轮虫数量和食微线虫的比例.在水稻分蘖期,节水灌溉处理土壤轮虫、线虫数量及食细菌线虫比例有提高的趋势;减氮增加了土壤轮虫数量却减少了线虫数量.总之,土壤微生物和微动物群落对节水减氮农业措施的响应不同,不仅与水稻不同生长期有关,而且与水氮之间及食物网内各类群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有关.
- 桂娟陈小云刘满强庄喜平孙震胡锋
- 关键词:氮肥微生物群落微型动物
-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6年
- 利用生物质炭改良土壤近年来受到关注,但仍缺乏对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认识.基于野外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生物质炭(0、10、20、30、40 t·hm^(-2))与氮肥(60、90、120kg N·hm^(-2))配施对干旱期和湿润期红壤理化性质和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在干旱期和湿润期均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和pH.随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先增加后降低,而土壤pH保持增加的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碳氮比及基础呼吸均受到生物质炭和氮肥的显著影响,且低量生物质炭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碳氮比及基础呼吸有刺激作用,而高量生物质炭则对其有抑制作用.如生物质炭施用量低于30 t·hm^(-2)时,在干旱期和湿润期均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此外,生物质炭的效果也依赖于不同采样时期.如在施用量高于30 t·hm^(-2)时,微生物生物量碳在干旱期显著高于对照,在湿润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微生物生物量氮则呈相反趋势.可溶性有机物和矿质氮在干旱期受到生物质炭和氮肥的显著影响,但是在湿润期仅受到氮肥的影响.生物质炭、氮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在干旱期和湿润期均显著影响线虫数量及营养类群的结构.高量生物质炭和氮肥配施能够提高土壤线虫的数量.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干旱期食真菌线虫的比例,尤其在干旱期趋势明显,暗示在生物质炭作用下土壤食物网结构趋向于以真菌主导的能流通道.总之,生物质炭对红壤的效果呈现出复杂的影响趋势,不仅依赖于生物质炭的施用量及与氮肥的交互作用,而且与红壤的采样时期有关,表明今后生物质炭的研究应结合多种生态因子.
- 卢焱焱王明伟陈小云刘满强陈效民成艳红黄欠如胡锋
- 关键词:旱地红壤生物质炭微生物生物量线虫群落
- 温度和CO_2浓度升高下转Bt水稻种植对土壤活性碳氮和线虫群落的短期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全球气候变化下转Bt水稻种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仍是未知领域。利用野外开顶式气室(OTC)模拟气候变化,探讨了温度和CO2浓度([CO2])升高后种植转Bt(华恢1号)水稻对土壤活性碳氮和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和[CO2]升高条件下种植转Bt水稻显著影响土壤可溶性碳(DOC)、可溶性氮(DON)和硝态氮(NO-3-N)含量,同时DOC和DON受到升温和[CO2]升高与转Bt水稻的交互影响;在正常温度和[CO2]下,转Bt水稻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MBC、MBN),但在温度和[CO2]升高后转Bt水稻种植使土壤MBC和MBN含量显著高于亲本水稻。(2)在温度和[CO2]升高条件下,转Bt水稻土壤线虫总数呈高于亲本水稻的趋势,植食性线虫的比例随[CO2]和温度升高呈增大的趋势。此外,升温和转Bt水稻种植提高了土壤线虫群落的能流通道指数,而[CO2]升高和转Bt水稻种植则提高了土壤线虫群落的富集指数。总之,在模拟全球气候变化下,种植转Bt水稻在短期内对土壤活性碳氮和线虫群落均产生影响,但短期研究并未发现转Bt水稻种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 陈婧陈法军刘满强冯运党志浩李辉信胡锋
- 关键词:全球变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 秸秆、氮肥和食细菌线虫交互作用对土壤活性碳氮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3因素2水平交互设计室内恒温培养试验,通过调控秸秆施用、氮肥用量及食细菌线虫,探讨三者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Cmic和Nmic)、可溶性碳氮(DOC、DON)、矿质氮(NH4+-N和NO3--N)及温室气体排放(CO2、N2O和CH4)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秸秆显著增加了食细菌线虫数量、Cmic和Nmic,而随着氮肥用量增加,Cmic和Nmic降低,食细菌线虫对Cmic和Nmic的影响则依赖于秸秆和氮肥用量.秸秆、氮肥和食细菌线虫对可溶性碳氮和矿质氮表现出强烈的交互作用,其中秸秆和氮肥均增加了DOC、NH4+-N和NO3--N;食细菌线虫对DOC的抑制作用和对矿质氮的促进作用达到显著水平.秸秆处理对CO2、N2O的促进及对CH4的抑制均达到显著水平,而线虫和氮肥的影响则更多表现出交互作用.在培养第56天,有秸秆时,低量氮肥下食细菌线虫显著促进了CO2的排放,而高量氮肥下则表现出对CO2和N2O显著的抑制作用.总之,土壤生态功能的发挥不可忽视土壤动物的作用.
- 张腾昊王楠刘满强李方卉祝康利李辉信胡锋
- 关键词:秸秆土壤功能温室气体
- 热胁迫后施用氮肥和秸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研究了热胁迫(40℃,18h)后在60d培养期内不施物料(S)、仅施尿素(N)、仅施秸秆(R)和二者配施(RN)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功能(基础呼吸、基质诱导呼吸、秸秆分解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胁迫有促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功能的趋势,但其影响弱且持续时间短.不论热胁迫与否,与不施物料和仅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秸秆及其与氮肥配施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基础呼吸、基质诱导呼吸和秸秆分解能力均大幅提高,而单施氮肥处理与不施物料处理相比变化不明显,各项指标甚至有降低趋势.表明施用秸秆及其与氮肥配施对自然土壤和环境胁迫(干扰)后土壤功能都有改善作用.
- 陈小云陈石刘满强焦加国李辉信胡锋
- 关键词:氮肥水稻秸秆土壤功能热胁迫
- 食细菌线虫对热或铜胁迫下土壤功能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室内模拟重金属铜的持续胁迫或者短期加热(18 h,40℃)的瞬时胁迫条件下,以大麦叶粉短期分解过程代表土壤功能,研究了土壤食细菌线虫对土壤生态功能稳定性(抗性和恢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施加任何胁迫对照处理中和铜胁迫条件下,食细菌线虫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的趋势。在施加铜胁迫后第15天,接种食细菌线虫导致土壤基础呼吸显著增加,并且接种食细菌线虫处理的土壤功能抗性显著高于未接种线虫处理。而在热胁迫条件下,接种食细菌线虫对土壤基础呼吸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且接种食细菌线虫处理的土壤功能抗性低于未接种线虫处理。在两种胁迫条件下,接种食细菌线虫反而降低了土壤功能的恢复力。
- 冯运朱冬刘满强陈小云李辉信胡锋
- 关键词:食细菌线虫胁迫
- 不同稻作年限下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和线虫群落特征的变化被引量:18
- 2013年
- 红壤地区旱地改水田后随稻作年限的增加土壤性质会发生改变,但缺乏对百年尺度内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变化的了解。本研究选取了旱改水后1yr、10yr、20yr、50yr和100yr五个时序的田块,研究了稻作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及线虫群落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稻作年限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基础呼吸、矿质氮、速效磷、线虫数量及线虫属数均随稻作时间增长而逐渐上升,在50yr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50–100yr变化渐缓或有所下降。线虫群落中植食者的比例显著上升(P<0.05),捕食/杂食者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线虫通道指数也随稻作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长(P<0.05),表明土壤食物网结构趋向于细菌通道。稻作年限对线虫群落成熟度指数和结构指数的影响并不一致。总之,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和线虫群落在旱改水50yr时土壤各项性质均达到较高水平,随稻作年限的继续延长呈现稳定趋势。
- 刘雨迪陈小云刘满强秦江涛李辉信胡锋
- 关键词:稻田线虫群落
- 减施氮肥和控制灌溉对稻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采用2×4双因子完全交互试验设计,研究了常规和控制灌溉条件下氮肥减量施用(常规施氮300kgN·hm^-2、减氮10%、减氮20%和减氮40%)对稻田土壤线虫数量、种类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处理中共观测到16科28属的土壤线虫,分别为食细菌线虫7科12属,食真菌线虫3科4属,植食性线虫3科5属,杂食/捕食性线虫3科7属。其中丝尾垫刃属(Filenchus)为所有处理的优势属,占所有线虫总数的35.4%~47.9%。所有处理中均以食真菌线虫所占比例最高,食细菌线虫次之,然后是植食类线虫,杂食/捕食性线虫数量最少。常规灌溉条件下土壤线虫总数略大于控制灌溉下的线虫总数,但无显著差异;当施氮量减少20%(即降低到240kgN·hm^-2)时,土壤线虫总量有明显的提高,而随着施氮量的进一步降低,线虫总数并没有进一步的变化。
- 孙震刘满强桂娟李辉信胡锋焦加国
- 关键词:土壤线虫氮肥稻田
- 三种转Bt水稻短期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线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转基因水稻在商业化推广之前需要了解其对非靶标土壤生物的生态风险。通过2010年田间条件下种植转基因水稻HH1、T2A-1、T1C-19及其对应亲本非转基因品种MH63,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及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生态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应亲本相比,转Bt水稻华恢1号(HH1)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3种转Bt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的影响不显著,但在转基因品种之间,T2A-1和T1C-19种植后土壤MBN显著高于HH1处理。相比亲本,不同转Bt水稻品种对土壤线虫数量、营养类群组成、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PPI)均没有显著影响;转Bt水稻T2A-1和HH1结构指数SI均显著增加。研究表明,转Bt水稻对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短期内有显著影响。结合更长期的监测以及Bt毒素的测定将有助于全面评价转Bt水稻对土壤非靶标生物群落的生态风险。
- 戚琳陈法军刘满强陈小云祝向钰李辉信胡锋
- 关键词:土壤生物微生物生物量线虫群落生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