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J134)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曹斌更多>>
相关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2篇艺术

主题

  • 3篇秦腔
  • 2篇现代戏
  • 1篇信仰
  • 1篇性格
  • 1篇血泪
  • 1篇衍化
  • 1篇艺人
  • 1篇娱乐
  • 1篇娱乐性
  • 1篇人物性格
  • 1篇师承
  • 1篇西秦腔
  • 1篇戏曲
  • 1篇现代戏曲
  • 1篇庙会
  • 1篇《铡美案》
  • 1篇板腔
  • 1篇板腔体
  • 1篇《钵中莲》

机构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作者

  • 2篇曹斌

传媒

  • 4篇宝鸡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人物性格与秦腔现代戏的适演性——以《铡美案》与《血泪仇》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决定戏剧的适演性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戏曲中人物性格的鲜明性、丰富性对提高戏剧适演性的因素不可忽视。秦腔传统戏《铡美案》的角色不多,但个个性格鲜明,推动剧情矛盾前发展。秦腔现代戏《血泪仇》一度也是适演性不错的戏剧,但由于人物的阶级性淹没了人物的个性,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矛盾的变化,该戏的适演性就逐步减弱,到了不再全本演出的地步。
曹斌
关键词:秦腔现代戏人物性格
秦腔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考——以《钵中莲》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秦腔由于早期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对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明代万历年间的传奇抄本《钵中莲》第十四出《补缸》应是最重要、最权威的资料,它不仅出现了"西秦腔二犯"一词,又提供了秦腔板腔体形成的原始样式,它使用的七言句式是秦腔板腔体产生的直接证据,它通俗的剧情和民间化的表达方式,是秦腔产生于民间的重要佐证,勾勒了中国戏曲由曲联体向板腔体转型的轨迹。
曹斌
关键词:秦腔板腔体
论现代戏的“供给侧”改革——以陕西戏曲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中国现代戏从陕西易俗社1912年诞生开始创作演出现代戏戏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现代戏曾经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但现代戏始终走不到戏曲舞台商业演出的中心,只是凭着政府的扶持艰难地生存。现代戏想走继承传统戏的路子,但无法继承传统戏曲的程式、唱腔、服饰、脸谱。唱念做打在现代戏中只剩下了“唱”,“念”也不是传统戏曲的“念”,其他传统戏曲所具有的看点,在现代戏中几乎都消失了。现代戏要生存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回到戏曲的初心,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改革思想为指导,从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出发,直面自身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熟视无睹,回避问题,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曹斌
关键词:现代戏曲娱乐性
“西秦腔”与庙会信仰的互动衍化——以西府三代名艺人侯烈、孙双田、吕明发师承为例
2019年
秦腔的形成发展有多种因素,如果单从近代以来西秦故地的戏俗遗风看,至少可知其衍化时序为“西秦腔”、西府秦腔、现代秦腔三个阶段。与此可为佐证的是西府三代名艺人侯烈、孙双田、吕明发的师承体系。“西秦腔”由一种声腔到一个剧种(剧目、表演体系)的形成,庙会信仰影响是一条重要因素;庙会信仰遗风不仅滋生、促进了“西秦腔”,互动衍化至西府秦腔,其对现代秦腔的发展也不容忽略,许多舞台绝活最早都出自庙会信仰的仪典中;而“西秦腔”声腔及表演风格则更多地传承保留于“陕西四路秦腔”中的西路秦腔(西府秦腔)之中,“西秦腔”在推动庙会信仰不断改进的同时,其声腔(梆子)亦流传广播至我国大江南北十余省。
李志鹏
关键词:西秦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