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2408002) 作品数:14 被引量:51 H指数:4 相关作者: 姚鹏 马虹 李晓倩 洪涛 马佳明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兔病原菌16s rDNA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5年 目的:建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兔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提取经常规方法已被鉴定的兔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病原菌16s r DNA全长,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利用BLAST软件从Gen Bank数据库中搜索相关菌株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确定病原菌的种属。结果:测序结果与数据库中搜索到的相关菌株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显示,3种病原菌测序序列分别与兔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序列一致,证实了此种方法的可靠性。结论:16s r DNA PCR方法可准确地检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兔病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感染,并且缩短了检测时间。 时伟红 董婉唯 杨葳 于萌 郑志红关键词:病原菌 RDNA 多聚酶链反应 金黄仓鼠Apoa5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差异表达 2015年 目的构建金黄仑鼠载脂蛋白A5(Apoa5)基因表达载体以及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为深入研究Apoa5基因在金黄仓鼠不同组织中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金黄仓鼠肝脏组织总RNA,采用RT—PCR方法对金黄仓鼠Apoa5基因的cDNA进行克隆,构建Apoa5基因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293T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分析Apoa5mRNA在8个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经PCR检测鉴定,Apoa5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测序分析金黄仓鼠Apoa5基因cDNA全长1243bp,编码366个氨基酸,与人、大鼠、小鼠等物种比对,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金黄仓鼠与人、大鼠、小鼠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84%、84%。转染293T细胞48h后,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Apoa5基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都有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poa5mRNA在肝脏表达量最高,在脑和睾丸中中度表达,在心、脾脏、肺、肾、卵巢组织中低度表达。结论成功构建Apoa5基因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制备Apoa5转基因金黄仓鼠动物模型以及研究Apoa5基因在金黄仓鼠脂类代谢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董婉维 张婀娜 郭晓冲 魏政立 杨葳 周生来 赵文 郑志红关键词:金黄仓鼠 基因表达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用于癌痛治疗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0 2015年 非甾体抗炎药在癌痛治疗中应用广泛,除了抗炎镇痛作用外,在一定程度上对多种类型肿瘤的发病率及肿瘤的生长、转移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骨转移癌痛有其独特疗效。但其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及封顶效应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介绍非甾体抗炎药目前在癌痛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以及药物的合理应用。 李泓锡 姚鹏关键词:癌痛 非甾体抗炎药 合理用药 芬太尼透皮贴剂伍用度洛西汀治疗晚期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伍用度洛西汀治疗晚期重度癌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芬太尼透皮贴剂量、不良反应及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方法选择晚期重度癌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FD组给予芬太尼透皮贴伍用度洛西汀口服,F组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4、8周时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芬太尼透皮贴剂量、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用药1周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均满意,NRS≤3;FD组患者芬太尼用量少于F组(P<0.05),治疗后8周,两组用量分别为(18.8±4.9)、(26.3±5.8)mg;FD组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F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F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肿瘤晚期重度疼痛患者伍用度洛西汀治疗,可以减少芬太尼用量,减少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改善睡眠,增加患者满意度,推荐临床使用。 姚鹏 韩镇楷 穆莹 洪涛 李泓锡关键词:癌痛 芬太尼透皮贴剂 度洛西汀 生活质量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增加神经元自噬改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运动功能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预处理对在体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SCIRI)后神经元自噬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鞘内注射30μL生理盐水)、Dex组(缺血前3 d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30μL)、Dex+ATIP组(缺血前3 d鞘内注射10μg右美托咪定+10μg阿替美唑共30μL)。Sham组仅暴露主动脉弓而不结扎,其他各组开胸后无创动脉夹夹闭主动脉弓14 min后再开放,建立SCIRI模型。各组手术前均于L5-6鞘内置管并连续注射3 d。损伤后48 h内每12小时取5只大鼠,采用Tarlov法评价大鼠下肢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和计数损伤后48 h脊髓前角神经元形态和数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测定损伤后48 h大鼠脊髓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蛋白及mRNA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术后各观察点IR组下肢运动功能明显受损,Tarlov评分下降,脊髓组织中Beclin1、LC3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损伤前3 d鞘内注射10μg DEX(Dex组)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提高Tarlov评分,改善脊髓Beclin1、LC3 mRNA蛋白的表达(P<0.05),而Dex+ATIP组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48 h,HE染色显示,Sham组脊髓前角神经元轮廓清晰,结构完整,无出血、水肿等异常表现;IR组、Dex+ATIP组细胞质中的尼氏体消失,神经元胞核出现固缩或溶解,广泛空泡形成;而Dex组神经元形态明显规整,且正常神经元数量增多。结论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通过上调Beclin1、LC3蛋白和基因表达,增加神经元自噬,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下肢运动功能。 李晓倩 方波 马虹关键词:鞘内注射 BECLIN1 LC3 一种能实现蛋白可逆表达的敲入载体构建方法 被引量:1 2016年 在细胞或小鼠中使用Cre重组酶(Cyclization Recombination Enzyme,即环化重组酶)条件性地删除或修饰基因是不可逆的,基因删除后蛋白不能恢复表达。FK506-雷怕霉素结合蛋白FKBP L106P不稳定结构域(FKBP L106P destabilization domain)DD-C-Shield1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能人为控制蛋白表达或降解,避免胚胎致死。本实验以小GTP酶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因子6(ADP-ribosylation factor 6,ARF6)为例,借助EL350细菌中Red/ET重组作用,使用DD-C-Shield1系统和重叠延伸PCR方法,发展一种通用的可实现蛋白可逆表达的构建敲入载体的方法。该方法缩短了构建时间,减少了重组的步骤,不需要使用rps L-neo DNA、链霉素和酶切位点。此敲入载体两侧同源臂5 kb左右,可用传统的ES打靶方法构建敲入小鼠,经过简单改造也可使用CRISPR/Cas9方法构建敲入细胞或小鼠模型,从而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进行条件性修饰、快速、可逆地调节特异性蛋白表达,以利于发育学研究,为细胞和活体生物严谨调控蛋白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王金霞 徐影琪 魏政立 杨葳 张梅英 郑志红关键词:重叠延伸PCR 缺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时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评价缺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时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6~8周龄,体重200~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PBS组、BMSC移植组(BMSC组)和缺氧预处理组(HP).HP组BMSC置于3%O2-5% CO2-92%N2的培养箱中培养24 h,进行缺氧预处理.PBS组、BMSC组和HP组分别鞘内注射PBS、BMSC和缺氧预处理的BMSC,60 min后采用主动脉阻断法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再灌注6、12、24、48 h和7d时行神经功能评分.于再灌注7d时,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O-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测定HO-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再灌注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脊髓组织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BMSC组和HP组再灌注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脊髓组织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PBS组再灌注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脊髓组织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MSC组比较,HP组再灌注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脊髓组织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缺氧预处理增强BMSC移植减轻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HO-1表达进一步上调有关. 汪祉霖 方波 谭文斐 张东 杨丽 马虹关键词:细胞低氧 脊髓 血红素加氧酶-1 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下调脊髓小胶质细胞中c-JNK/CXCL1信号减弱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痛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对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痛阈、脊髓小胶质细胞中c-JNK/CXCL1信号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40只):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结扎组(CCI组)、盐酸羟考酮组[Oxy组,结扎前3d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5μg/30μl)]、米诺环素组[Mino组,结扎前3d鞘内注射米诺环素(5μg/30μl)]及c-JNK抑制剂组[SP组,结扎前3d鞘内注射S1P600125(5μg/30μl)].Sham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其余各组均行右侧坐骨神经结扎术,于L5-6鞘内置管并连续注射3d.术后1、3、5、7、14 d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痛阈及机械性痛阈;取第4~6节腰段脊髓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小质细胞的活化状态,Westo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Ⅰ ba-1、p-c-JNK以及CXCL1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术后各观察点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明显降低,损伤后7d脊髓组织中Ⅰ ba-1、p-c-JNK和CXCL1的表达增加(P<0.05);与CCI组比较,Oxy组、Mino组和SP组大鼠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值明显提高(P<0.05),脊髓组织中p-c-JNK、Ⅰ ba-1和CXCL1的表达降低(P<0.05).损伤后7d,免疫荧光染色显示CCI组脊髓背角内可见Ⅰ ba-1阳性的细胞明显增加(P<0.05),外形由静息多分支样转变成变形虫样,而Oxy组、Mino组、SP组小胶质细胞多呈树枝样,Ⅰ ba-1阳性细胞数目减少.Oxy组、Mino组和SP组三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可以通过下调脊髓小胶质细胞中c-JNK/CXCL1信号减轻坐骨神经结扎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为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李晓倩 张再莉 马虹牛leptin成熟肽的克隆及其第3外显子E3-125-C>A定点突变前后生物信息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为研究瘦素(leptin,LP)基因成熟肽第3外显子定点突变前后的结构差异,从而推测其功能差异,本试验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leptin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leptin成熟肽区域,并对leptin成熟肽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牛leptin基因E3-125-C>A定点突变前后,leptin编码产物的结构和功能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eptin单碱基的突变可改变氨基酸的编码,导致其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形成显著差异,而三级结构相对较稳定。结果表明,leptin基因E3-125-C>A位置的单碱基突变,导致结构变化,可能从而引起功能变化。 李傲楠 师文 张贺 孙倩 王洋关键词:LEPTIN 生物信息学分析 背根神经节射频联合芬太尼贴剂治疗胸椎骨转移神经痛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胸椎肿瘤骨转移所致癌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生存质量、镇痛药用量变化。方法:选取86例胸椎肿瘤骨转移神经痛患者。术前将镇痛药更替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或不良反应严重,在CT引导下行胸部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镇痛药物用量变化等。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中度以上缓解例数术后1 d为83例(96.5%)、术后7 d为79例(91.9%)、术后30 d为77例(89.5%),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P<0.05)。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可以明显缓解胸椎肿瘤骨转移所致的癌性神经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易行,疗效确切。 姚鹏 洪涛 王志彬 马佳明 丁远远 潘诗农关键词:肿瘤骨转移 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 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