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01300009251)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5
- 相关作者:郑春子张树岐曲永贵王永胜冯德臣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西藏北部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下拉山石炭二叠系生物地层划分被引量:18
- 2005年
- 吉林地质调查院在西藏北部申扎地区进行地质调查时,对石炭纪—二叠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研究,自下而上划分为永珠组、拉嘎组、昂杰组、下拉组和木纠错组,并进行了生物地层划分,在永珠组建立了Gnathodus girtyi-Gnathodus texanus牙形剌组合、Goniatites菊石带、Choristites-Spirigerella腕足组合和Trigonatretacf.paucicos-tulata-Elivella baschkirica腕足组合;昂杰组建立了Spiriferella-Costiferina腕足组合;下拉组建立了Ipciphyl-lum-Waagenophyllum-Wentzelellites珊瑚组合、Dielasma millepunctatum-Psudoantiquatonia mutabilis腕足组合和Neoschwagerina带。
- 郑春子王永胜张树岐
- 关键词:二叠系生物地层腕足类菊石
- 西藏申扎县木纠错地区晚三叠世多布日组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 2002年
- 吉林地质调查院在开展西藏自治区1∶2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木纠错西的申扎县多布日一带发现一套陆相—海陆交互相—滨浅海相地层,并采集到了珊瑚化石、海参化石、植物化石、介形类化石、腹足化石、藻类化石和孢粉化石等。根据这些古生物化石确定该套地层为晚三叠世沉积。从而首次证明了冈底斯—腾冲区永珠蛇绿岩带以南存在晚三叠世地层。这一发现为我国三叠系的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为古特提斯海的演化历史,古地理轮廓的确定以及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 张树岐曲永贵郑春子王永胜冯德臣
- 关键词:晚三叠世古地理珊瑚化石植物化石
- 西藏北部班戈地层分区下白垩统郎山组、康曲组和余穷组地层层序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在西藏自治区北部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 ,在班戈地层分区的下白垩统郎山组之上发现一套厚约 180 0 m的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陆源细碎屑岩岩石组合 ,该套组合不属于郎山组定义之内 ,且出露良好、层序稳定、标志清楚、厚度巨大、化石丰富 ,并具有很强的可填图性。因此 ,我们将整合于郎山组之上 ,岩性以杂色微—薄层状钙质泥岩、钙质 (粉 )砂岩与泥质生物灰岩的韵律产出为特征 ,产圆笠虫、腹足类、双壳类等化石的地层命名为康曲组 ;将整合于康曲组之上 ,下部以灰—深灰色中薄层状泥质生物灰岩、圆笠虫泥晶灰岩、钙质泥岩等韵律出现为特征 ,上部以灰色中—厚层状含硅质结核圆笠虫泥晶灰岩、圆笠虫泥晶灰岩夹灰绿色薄层状钙质砂岩为特征 ,富含圆笠虫、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及海胆等化石的地层定名为余穷组。
- 曲永贵刘贵忠郑春子王永胜张树岐
- 关键词:地层下白垩统白垩系
- 藏北申扎一带下奥陶统拉塞组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7
- 2003年
-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1∶2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西藏北部申扎县一带首次发现一套富含北方珠角石动物群Armenocerassp.,Wutinocerassp.,DiscoactinocerasmultiplexumKobayashi,Adaomsocerassp.,Sactocerassp.,Ordosocerassp.,Oncoceratida,Ormoceratidae,?Curtocerassp.,Ormocerassp.,Liulinocerassp.,Deirocerascf.globsomZholtetShen及腕足类、牙形剌、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化石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该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及生物群面貌与区内已知的地层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地质时代也明显早于区内已知的其它古生代地层,故建立下奥陶统拉塞组。
- 张树岐曲永贵郑春子
- 关键词:下奥陶统西藏北部
- 西藏申扎雄梅一带发现早奥陶世阿门角石(Armenoceras)被引量:5
- 2002年
- 曲永贵张树岐郑春子王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