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4628)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忱黄小玉张永发郑镇伟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疼痛
  • 2篇蛋白
  • 2篇神经节
  • 2篇外周
  • 2篇外周神经
  • 2篇背根
  • 2篇背根神经节
  • 1篇氧化酶
  • 1篇源性
  • 1篇伤害性
  • 1篇伤害性感受
  • 1篇伤害性感受器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性
  • 1篇神经性疼痛
  • 1篇神经源
  • 1篇神经源性
  • 1篇神经源性疼痛
  • 1篇生长相关蛋白

机构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王忱
  • 2篇黄小玉
  • 1篇郑镇伟
  • 1篇张永发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环氧化酶在神经性疼痛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郑镇伟王忱
关键词:神经性疼痛环氧化酶OXYGENASE外周神经系统伤害性感受器疼痛综合征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性疼痛的行为观察和背根神经节中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测坐骨神经损伤对大鼠行为的改变,以及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对相应背根神经节中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生长相关蛋白与神经损伤所致的自发性疼痛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和病理实验室完成。2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神经切断组120只、神经压榨组120只、正常对照组10只;神经切断组,神经压榨组按存活时间不同再各分为3,7,14,21,30,60d6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用自噬评分方法观察大鼠神经损伤后的行为改变;并处死取材L5节段损伤侧背根神经节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2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自噬评分:神经损伤后,神经切断各亚组自噬发生率均比神经压榨各亚组高,程度也较重。神经切断60d组自噬平均分为2.1,而神经压榨60d组仅为0.7分。②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神经切断组背根神经节生长相关蛋白免疫阳性标志平均吸光度表达伤后7d达高峰(0.614±0.004),持续到伤后60d仍有高表达(0.515±0.004);而神经压榨组伤后14d才达高峰(0.583±0.006),伤后21d即有所下降(0.563±0.008),伤后60d基本回复到正常水平(0.231±0.003);正常对照组背根神经节仅有少量表达(0.225±0.005)。神经损伤后神经切断组、神经压榨组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4.726,t=4.074,P≤0.05);神经切断组、神经压榨组伤后的表达差异也存在显著性意义(t=3.357,P≤0.05)。结论:不同的坐骨神经损伤方法所致的大鼠自噬程度和生长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不同,提示神经源性疼痛的发生可能与神经的可塑性有关。
张永发王忱
关键词:神经节GAP-43蛋白
局麻药长时间阻滞外周神经对神经源性疼痛发生过程中背根神经节内GAP-43表达的影响
2006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局麻药长时间阻滞外周神经对神经源性疼痛发生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背根神经节内表达的影响。实验选用SD大鼠3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单纯坐骨神经横切组、坐骨神经横切前阻滞组、坐骨神经横切后阻滞组4大组,后三大组再按术后取材时间分为3、7d两个时间组。暴露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坐骨结节远端约1cm处横断坐骨神经。根据分组,阻滞组分别从横切前1h和横切后4h开始对神经横切的近心端进行长效局麻药阻滞,持续整个观察期。术后不同时间取与伤侧坐骨神经相连的背根神经节(DRG),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背根神经节中GAP-43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术后3、7d,单纯坐骨神经横切组背根神经节内的GAP-43表达增高,而阻滞组内的GAP-43表达与正常组无差别。本研究结果提示坐骨神经横切前1h或之后4h开始局麻药阻滞神经均能抑制神经源性疼痛发生过程中GAP-43的高表达。
黄小玉王忱
关键词:生长相关蛋白神经源性疼痛河豚毒素背根神经节
突触可塑性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被引量:9
2006年
黄小玉王忱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长时程抑制谷氨酸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