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2009R10016)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志红韩志萍周莉凡张华吴湘更多>>
- 相关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铅胁迫对芦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Pb2+胁迫下,芦竹(Arund donax Linn.)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芦竹遭受Pb2+胁迫初期,3种酶活性较对照值有明显增高;随着污染浓度加大和时间延长,3种酶活性又出现下降,降低程度与受污染浓度和时间有关。Pb2+胁迫初期,芦竹幼苗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增强,表现出对抗氧化酶的激活效应,但随着植物生长,Pb2+在植物体内迁移,其叶片内抗氧化能力降低,表现出对抗氧化酶的抑制效应。抗氧化酶活性产生的效应强弱及维持期长短与Pb2+胁迫浓度有关,胁迫初期一般是Pb2+浓度高,抗氧化酶活性升高明显;胁迫后期Pb2+浓度低,活性维持期长。Pb2+胁迫对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没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显著,但3种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韩志萍杨志红吴湘张华
- 关键词:芦竹铅污染抗氧化酶
- 卡那霉素和潮霉素对芦竹不定芽诱导与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组培条件下芦竹(Arundo donax Linn.)对植物基因工程常用抗生素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为芦竹基因工程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筛选奠定基础。[方法]芦竹外植体预培养3 d后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卡那霉素或潮霉素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研究2种抗生素对芦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及生长的影响。[结果]2种抗生素在一定浓度下对芦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和生长都有影响。潮霉素浓度在5~50 mg/L时,随着浓度增大,对芦竹不定芽诱导及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增强;浓度达到50~100 mg/L时,外植体生长、分化逐渐停止直至死亡。卡那霉素浓度在5~100 mg/L时,对不定芽诱导产生促进作用。[结论]潮霉素在较低浓度下对芦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适合作为芦竹转基因选择标记。
- 彭金库徐青青周莉凡韩志萍杨志红
- 关键词:芦竹抗生素卡那霉素潮霉素
- 多聚磷酸盐激酶(PPK)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2012年
- [目的]构建融合表达PPK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表达载体pCAMBIA1302-PPK。[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大肠杆菌PPK基因序列(L03719)设计引物,以E.coli DH5α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PPK基因,然后用In-Fusion@HD Cloning Kit将PPK基因克隆到pCAMBIA1302载体的Nco I酶切位点。[结果]序列测定结果显示,pCAMBIA1302-PPK含有约2.0 kb的PPK基因片段,说明PPK基因已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2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前。[结论]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PPK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表达载体pCAMBIA1302-PPK。
- 曹访杨志红韩志萍杨倩费佳玲
- 关键词:大肠杆菌植物表达载体
- 乙酰丁香酮对组培芦竹不定芽诱导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组培条件下乙酰丁香酮(AS)对芦竹不定芽诱导和生长的影响,为芦竹农杆菌介导转基因过程中AS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芦竹外植体预培养3 d后接种到添加100、250、500、1 000、2 500、5 000μmol/L AS的培养基中培养,以不添加AS为对照,观察芦竹的不定芽诱导数及不定芽的高度。[结果]AS在一定的浓度下对芦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和生长都有影响。培养基中添加1 000~2 500μmol/L AS,对芦竹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添加AS对芦竹不定芽的诱导有抑制作用,浓度范围1 000~5 000μmol/L与100~500μmol/L相比,对芦竹不定芽诱导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结论]AS浓度为100~500μmol/L为芦竹转基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合适浓度。
- 周莉凡吴茜茜张丽娜汤慧琴韩志萍杨志红
- 关键词:芦竹乙酰丁香酮不定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