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238)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奕松杨凯赵波万平李玮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农学院怀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小豆
  • 3篇性状
  • 3篇铁含量
  • 3篇矮秆
  • 2篇遗传力
  • 2篇铁胁迫
  • 2篇突变体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缺铁胁迫
  • 2篇转录
  • 2篇转录组
  • 2篇胁迫
  • 2篇基因
  • 1篇性状遗传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型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机构

  • 10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怀柔区农业技...

作者

  • 10篇李奕松
  • 7篇万平
  • 7篇赵波
  • 6篇杨凯
  • 3篇李玮瑜
  • 2篇李晓明
  • 2篇杨凯
  • 1篇李明
  • 1篇曹劲宏
  • 1篇郭芳芳
  • 1篇张乃鑫
  • 1篇何雪
  • 1篇吴妤
  • 1篇王薇薇
  • 1篇王金龙
  • 1篇禹文雅

传媒

  • 4篇北京农学院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 1篇2017年中...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豆野生型与缺铁敏感突变体转录组比较分析
【研究背景】小豆(Vigna angularis),俗名红小豆、赤豆等,起源于中国,是重要的食用豆之一。小豆是双叶子植物,主要采用以'还原'为主的铁吸收机理I。然而在碱性土中,铁元素多以溶解性极低的三价铁盐状态存在,这是...
王均帅杨凯赵波李奕松万平
关键词:小豆野生型转录组
文献传递
不同基因型小豆胚尖再生能力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本研究以47份不同基因型小豆的胚尖为外植体,采用不同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和吲哚乙酸(indole butytic acid,IBA)激素浓度配比,筛选再生能力强的小豆资源,优化胚尖再生条件。通过最小显著差数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多重比较不同基因型间和不同培养基小豆再生率和平均再生芽数,结果显示:激素浓度配比相同时,不同基因型间小豆胚尖再生能力差异显著;基因型和培养基间互作差异显著。筛选出9份再生能力较好且培养基不敏感的小豆资源DR033、DR158、DR177、京农5号、DR-088、DR074、京农21号、DR039和DR049,其平均再生芽数分别为3.79、3.33、4.06、2.93、2.73、2.46、2.70、2.32和2.35,再生率分别为92.48%、87.04%、80.69%、94.15%、96.21%、100%、88.35%、84.02%和84.67%。0.2 mg/L6-BA+0.2 mg/L IBA胚尖芽诱导培养基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胚尖再生周期短,从接种到获得3-5 cm高度再生芽仅需要约40 d时间。DR158、京农5号、京农6号和京农21号适宜的潮霉素B筛选浓度为7.5 mg/L,DR033和DR177则分别为5.0 mg/L和10.0 mg/L。本研究建立了效率高的小豆胚尖再生体系,有助于小豆遗传转化和基因功能分析。
曹劲宏牟少萌何雪赵波杨凯李奕松李玮瑜万平
关键词:小豆基因型激素浓度
小豆胚轴及胚尖再生和转化体系优化被引量:2
2015年
选用缺铁敏感小豆突变体FMY009的无菌苗下胚轴和胚尖为外植体进行再生和转化,研究了小豆最适胚轴和胚尖再生体系的不定芽伸长培养基和抗生素最适宜的延迟筛选时间。结果表明:小豆胚轴再生不定芽伸长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 B5+1mg/L ZT+0.9mg/L GA3,胚尖再生不定芽伸长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 B5+0.5mg/L GA3,小豆胚轴和胚尖转化体系的抗生素最适延迟筛选时间为7d。
尚呈张乃鑫杨凯杨凯赵波李玮瑜李奕松
关键词:小豆下胚轴
小豆窄叶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EMS诱变"京农6"得到的小豆窄叶、矮秆突变体(NLD)的遗传行为,选用小豆DR029×NLD杂交组合,对亲本和F2分离群体中个体的株高和叶形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小豆突变体的窄叶矮秆性状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为孟德尔遗传。对株高、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荚长、荚宽、单荚粒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共11个性状进行相关性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各性状间显著相关;其中株高、茎粗、荚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力达到90%以上,可作为小豆杂交育种早代选育的重点考察指标。
郭芳芳李晓明李玮瑜赵波万平李奕松杨凯
关键词:小豆突变体矮秆遗传力
小豆矮秆窄叶突变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小豆矮秆窄叶突变体(nld)的遗传行为及观察矮秆窄叶突变基因控制的农艺性状的变化。【方法】选用高秆小豆种质资源GM904与nld进行杂交,对亲本和F2、F3、F4各世代分离群体中个体形态进行调查统计,对株高、茎粗、主茎节数、第1至5节间长、前10节间长、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荚长、荚宽、单株荚数等15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中矮秆窄叶性状由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前10节间长、荚长、单株荚数的广义遗传力达到0.9以上,可作为小豆杂交育种的选择指标。【结论】矮秆窄叶突变基因导致株高变矮,叶变窄,茎变细,主茎节数减少,各节间长缩短,荚变小,产量显著降低。
李晓明杜萌莹星君宜赵波万平李奕松杨凯
关键词:小豆突变基因农艺性状遗传力
小豆矮秆窄叶突变体转录组分析和激素应答反应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株型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性状,对小豆矮秆窄叶突变体nld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以期探究小豆矮秆窄叶的转录水平调控机制。【方法】构建小豆栽培种野生型GM437和矮秆窄叶突变体nld的根、茎、叶转录组文库,利用RNA-Seq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对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同时,利用外施激素的方法确定突变体应答激素种类。【结果】转录组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外施赤霉素可部分恢复矮秆窄叶突变体的生长。关键基因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肉桂醇脱氢酶、黑酸叶绿醇转移酶、4-羟苯基丙酮酸双氧酶等在小豆植株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为小豆矮秆窄叶建成主要调控通路,赤霉素在突变体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起主要作用。
杜萌莹李蕊阮国希李奕松万平杨凯
关键词:小豆赤霉素突变体转录组学
缺铁胁迫对小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探讨小豆铁高效的生理指标,研究缺铁胁迫对小豆(Vigna angularisi)幼苗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选取4个小豆材料(13MY001、13MY007、FMY020及JN6)幼苗,采用溶液培养方法,设置Fe(Ⅱ)-EDTA浓度为0 mol/L、4×10-5 mol/L两组处理,分别于处理后7、14、21 d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缺铁胁迫降低了小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增加了小豆幼苗根系呼吸速率及Fe3+还原酶活性,并且在+Fe和-Fe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小豆品种(品系)间的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得出,小豆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根系呼吸速率可作为筛选、培育铁高效小豆品种的生理指标。
王金龙王薇薇万平杨凯赵波李奕松
关键词:缺铁胁迫小豆生理特性铁含量
小豆粒色性状遗传的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小豆粒色遗传规律,能有效地通过育种途径来提高小豆商品品质。[方法]选用红色、黑色和红底黑斑籽粒颜色的小豆种质资源,组配了2个杂交组合,分析其F2和F3群体粒色性状遗传。[结果]AG118×GM285组合的F2群体粒色分离比是黑粒∶米黄粒∶红粒=12∶3∶1,F3进一步验证了F2粒色分离比,黑粒色对米黄为显性,米黄对红色为显性,且黑色对米黄色具显性上位性作用。GM276×GM633组合的F2群体粒色分离比是红底黑斑粒∶红粒=3∶1,说明红底黑斑和红粒色由一对基因控制,红底黑斑为显性,红粒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小豆粒色遗传规律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小豆商品品质。
李明姚丽珊万平赵波杨凯李奕松
关键词:小豆粒色
作物籽粒铁含量差异性研究进展
2017年
铁元素是生物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参与植物体生理活动及物质的构成,不同作物籽粒中的铁含量不同。综述了不同作物籽粒铁含量的差异性以及籽粒铁含量和农艺性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铁营养强化作物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李会赞郭延雪李奕松
关键词:作物籽粒铁含量农艺性状
缺铁胁迫对草莓幼苗光合特性及细胞器铁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为了探讨缺铁胁迫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幼苗的光合特性及细胞器铁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4个草莓品种(红颜、章姬、甜查理、童子一号)幼苗,采用溶液培养方法,设置Fe(Ⅱ)-EDTA浓度为0 mol/L、1×10-4mol/L两组处理,分别于处理后0、4、8、12、16 d对其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速率(Pn)、叶绿体铁含量、根系线粒体铁含量以及叶片铁含量、根系铁含量、生物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缺铁胁迫显著降低草莓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绿体铁含量、叶片铁含量、根系铁含量、生物量,并且不同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缺铁胁迫对根系细胞线粒体铁含量影响较小。草莓的叶绿体铁含量与叶片铁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r=0.87**,r=0.72**),根系线粒体铁含量与叶片铁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r=0.83**,r=0.72**,r=0.52*)。本试验条件下,供试草莓品种红颜受缺铁胁迫的影响大于其他3个品种。
吴妤禹文雅李奕松
关键词:缺铁胁迫叶绿体线粒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