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802) 作品数:51 被引量:385 H指数:15 相关作者: 李伟民 温泉波 任云生 刘永江 冯志强 更多>> 相关机构: 吉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矿业工程 更多>>
兴安地块下泥盆统古地磁结果对其古地理位置的制约 被引量:8 2018年 兴安地块对中亚造山带的晚古生代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古地理位置目前仍无可靠古地磁数据限制.本文选取黑龙江省多宝山地区的一个下泥盆统泥鳅河组紫红色粉砂岩剖面开展了系统古地磁学研究,11个采点均显示高低温双分量特征.低温分量在地理坐标系下与现代地磁场接近,应为近代获得的黏滞剩磁或热黏滞剩磁;高温分量显示单一负极性特征,在35.7%褶皱展开处获得最大集中,经与同时代乌里雅斯太陆缘和中蒙古额尔古纳地块的古地磁数据进行对比,认为其可能遭受了附近309~299 Ma(石炭-二叠纪负极性超时期间)的花岗岩浆侵入热事件改造而获得重磁化特征剩磁分量:D/I=28.6°/-33.2°,k=18.6,α95=10.9°,对应的古地磁极为λp/φp=17.3°S/97.1°E(dp/dm=7.0°/12.4°).结合同时代周边地块的古地磁数据分析认为:晚石炭世中蒙古-额尔古纳地块、乌里雅斯太陆缘和兴安地块纬度差异小于3°,可能已形成统一陆块,位于28°~30°N附近;此时西伯利亚位于45°~50°N附近而华北和松辽-锡林浩特地块则位于赤道低纬度地区;古亚洲洋此时仍未关闭,主洋盆为贺根山洋而非索伦洋. 张东海 黄宝春 赵千 张也关键词:古亚洲洋 古地磁学 延边天宝山矿集区新兴铅锌(银)矿床成矿岩体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2015年 新兴铅锌(银)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天宝山矿集区,主矿体受花岗闪长岩体中的角砾岩筒控制。为确定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物质源区和构造背景,对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Th-Pb同位素测定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锆石U-Pb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264.6±4.4 Ma(n=15),表明该岩体侵位于中二叠世;新兴花岗闪长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表现为富钠(Na2O/K2O为1.36-1.85,均〉1)、准铝质(A/CNK值为0.96-1.04,均值0.99)和中等偏高的Al2O3含量(16.04%-16.34%),属I型花岗岩和高钾钙碱性-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微量元素组成上,富集轻稀土[(La/Yb)N=8.44-16.64],具弱的负Ce异常(δCe=0.72-0.91,均值为0.83)和弱的正Eu异常(δEu=1.00-1.15,均值为1.0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Rb、K及不相容元素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a、Nb和Ti等,微量元素比值介于地壳和地幔平均值之间,均表明新兴成矿岩体形成过程中壳源物质的贡献。结合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认为该花岗闪长岩体及相关热液成矿事件是中二叠世古亚洲洋板块俯冲作用的结果。该期岩浆-成矿事件的识别对区内区域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研究具重要意义。 杨群 任云生 鞠楠 张博 陈聪 孙振明松辽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拼合历史:来自晚古生代陆相地层碎屑锆石的证据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大规模的增生造山带之一,其东段受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体制、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体制和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制的多重影响。松辽地块与佳木斯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最东部,是解决中亚造山带多构造域复合叠加相关问题的关键... 陈昭旭关键词:佳木斯地块 文献传递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中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来自火成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 <正>前人对大兴安岭中部晚古生代的演化历史以及兴安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的拼贴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其中拼合时间主要有晚志留世、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以及三叠纪等不同观点。本文对大兴安岭中部晚古生代... 张影 裴福萍 王志伟 许文良 李宇 王枫文献传递 大兴安岭北段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 <正>中亚造山带(又称阿尔泰造山带),作为全球最大、最为复杂的造山带之一,其一直以来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其演化过程的研究将对全球板块运动,古大陆的分裂和聚合,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与分布有着重要意义(Xiao et al.... 冯志强 刘永江 张丽 李小玉 张铁安 温泉波 李伟民 刘宾强文献传递 中国东北地区蛇绿岩 被引量:68 2019年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经历了复杂的增生造山过程,其所属微陆块的基底属性及拼贴位置、洋-陆转换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我们将东北地区微陆块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增生地体、松嫩-锡林浩特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同时综述了东北地区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带的时空分布、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新资料,讨论了其构造背景及俯冲-增生过程。东北地区增生造山不仅涉及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还可能与泛大洋有关,包括早奥陶世-晚三叠世古亚洲洋主洋盆及古亚洲洋分支--新元古代-晚寒武世新林-喜桂图洋、早寒武世-晚石炭世嫩江洋、新元古代-晚志留世黑龙江洋和晚二叠世-中侏罗世牡丹江洋的演化。早石炭世末-晚石炭世初,东北地区古亚洲洋分支洋盆全部闭合,所有微陆块完成聚合形成统一的东北陆块群。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时期,古亚洲洋主洋盆沿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缝合带自西向东从早到晚以剪刀式最终闭合,完成东北陆块群与华北板块的拼接。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启动,东北地区进入古太平洋俯冲增生构造体系。 刘永江 冯志强 蒋立伟 金巍 李伟民 关庆彬 温泉波 梁琛岳关键词:中亚造山带 蛇绿岩 古亚洲洋 俯冲 增生 Zn-Rich Spinel in Association with Quartz in the Al-Rich Metapelites from the Mashan Khondalite Series, NE China 被引量:3 2014年 Al-rich metapelites from the Mashan khondalite ser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assem- blage Spl+Grt+Sil+Crd+Bt+Pi (An72)+Kfs+Quartz+graphite. Large amounts of spinel+quartz assem- blages occur as inclusions in garnet and prismatic sillimanite in the Ai-rich metapelites of the Mashan complex, NE China.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pinel is characterized by Zn-rich (Xzn=0.33-0.40. Xzn=Zn/Zn+Mg+Fe*) (Fe*=FeZ++Fe3+) and Fe3+ rich (up to 0.31 p.f.u.). The characteristic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mineral associ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spinel and quartz assemblage may be due to the breakdown of Zn-rich staurolite. The geothermobarometers studies show that the peak temperature of the Mashan complex is around 820 ℃ and the peak pressures is 8.0 kbar. The Mashan complex shows a typical orogen style P-T path. Xinzhuan Guo Akira Takasu Yongjiang Liu Weimin Li关键词:KHONDALITE 大兴安岭北段伸展构造 被引量:10 2016年 本文对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七卡地区发育的大型区域伸展滑脱构造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并系统地总结讨论了大兴安岭地区伸展构造及其与大兴安岭隆升的成因联系。查明七卡伸展构造带总体走向NE,滑脱面倾向NW,变形为具有减薄特征的简单剪切应变,发育SL构造岩,运动指向标志J显示向NW的伸展滑脱。结合区域上嫩江科洛伸展构造、嘎啦山伸展构造和磋岗伸展构造的对比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地区的伸展构造应该是区域伸展作用的产物,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随着大规模区域伸展作用,大兴安岭地区发生强烈的岩浆底侵,导致大兴安岭快速隆升,从而使其形成东侧向SE和西侧向NW方向滑脱的伸展构造。 刘勃然 李伟 张守志 彭甜明 冯志强关键词:剪切变形 佳木斯地块构造演化 被引量:19 2020年 佳木斯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大地构造单元,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复杂的多构造体系叠合的演化过程。本文在总结近二十年已报导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工作,探讨了佳木斯地块的基底属性和来源,重塑了佳木斯地块西缘碰撞拼贴,以及东缘俯冲-增生的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佳木斯地块具有亲冈瓦纳大陆的构造属性,裂离后经历了长距离的北漂。与松辽地块先后两次拼合,首次发生于中志留世(~425Ma),在晚二叠世前后(~250Ma)沿原缝合带位置发生裂解,拉张出新的有限洋盆(牡丹江洋),并于侏罗纪(185~145Ma)与松辽地块沿牡丹江-依兰构造带再次碰撞拼贴,形成了高压变质的黑龙江增生杂岩带。而佳木斯地块东缘受晚石炭世-晚三叠世(305~250Ma)泛大洋的俯冲-增生事件影响,形成了跃进山增生杂岩,随后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165~128Ma)在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作用下,形成了饶河增生杂岩。因此,佳木斯地块的构造演化既涉及了晚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消亡,又经历了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改造,而黑龙江杂岩的形成标志着古太平洋构造体制与古亚洲洋构造体制的转换始于晚三叠世(~210Ma)。 李伟民 刘永江 刘永江 冯志强 赵英利 冯志强 周建平 温泉波关键词:佳木斯地块 中亚造山带 黑龙江省逊克县高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2014年 高岗山钼矿床位于黑龙江省逊克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钼矿床(魏连喜,2013)。同位素测年结果(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介于(248.6±3.5)252.9±3.6Ma)表明,该矿床是小兴安岭乃至整个东北地区(长春-西拉木伦断裂以北)首个晚古生代钼矿床。为此,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钼矿石及赋矿围岩开展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全面总结该矿床的蚀变矿化特征,确定矿床成因。 郝宇杰 任云生 杨群 段明新 付立春关键词:斑岩型钼矿床 围岩蚀变 蚀变作用 成矿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