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2)
- 作品数:148 被引量:1,083H指数:16
- 相关作者:李振春张凯孙成禹李红梅唐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弹性参数直接反演技术在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4年
- 叠前地震反演是目前应用于流体识别的主要技术,但在具体研究区储层地质地震特点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岩石物理基础研究薄弱、多解性等问题。为提高流体地震识别精度,以KD地区为例,开展了陆相碎屑岩典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基础、叠前地震反演技术研究及应用。利用河道砂岩实验室岩石物理测试数据,分析了岩性、物性及孔隙流体对岩石物理参数的影响;基于弹性阻抗方程,通过弹性参数直接反演获取对储层流体敏感的参数,对KD地区河道砂岩储层进行了流体识别,提高了流体地震识别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 李红梅
- 关键词:岩石物理参数流体识别河流相储层
- 利用多次波和二维预测滤波器的近偏移距数据重构方法
- <正>地震资料采集时,通常炮点和检波点存在一定距离,导致难以采集到近偏移距数据,影响后续数据的处理。和一次波类似,多次波是地下反射层的多次反射,因此也蕴含了地层结构信息。本文采用互相关法从含有多次波的数据中提取准一次波,...
- 谢俊法孙成禹李世安李晶晶
- 文献传递
- 冀中坳陷晋县凹陷古近系震积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6
- 2014年
- 晋县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内典型的新生代小型断陷湖盆,古近系孔一沙四段地层中发育大量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砂泥岩脉、泥岩株、泄水通道、重荷模与火焰状构造、球枕构造、振动液化卷曲变形构造、串珠状构造、微同沉积断层、地裂缝等,研究认为具有典型的震积岩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古近系震积岩垂向序列。孔一沙四段地层中发育震积岩、膏岩和凝灰岩等,研究认为深大断裂的活动诱发多期地震,形成各种类型的震积岩,同时深大断裂作为岩浆上涌的通道和沟通深部盐源的通道,为凝灰岩和膏岩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该认识从沉积学的角度证明孔一沙四段地层沉积时期为晋县凹陷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时期。通过微裂缝等沟通原有孔隙,震积作用能够明显改善储层渗透性。
- 杨剑萍王海峰聂玲玲李亚张永李静
- 关键词:震积岩深大断裂
- 东营凹陷复杂岩性区浊积岩含油性预测方法研究——以史南—郝家地区为例被引量:6
- 2015年
- 东营凹陷古近纪沙三段沉积时期发育大量的浊积岩油气藏,但由于浊积岩沉积区岩性构成和波阻抗特征十分复杂,加之浊积岩发育范围广、埋藏深、厚度薄等特点,使得常规属性和叠后反演难以解决储层识别和量化预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选取史南—郝家地区作为研究区,应用井和地质资料,进行岩石物理分析,找出复杂岩性区内对含油浊积岩响应良好的弹性参数;以叠前同时反演为基础,利用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清晰刻画含油浊积岩纵、横向变化特征;利用地质统计学协模拟方法预测孔隙度,圈定有利含油浊积岩储层范围。研究结果对东营凹陷含油浊积岩储层的勘探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 谭星宇解习农董孝璞
- 关键词:复杂岩性浊积岩含油性
- 基于波束形成理论的组合检波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在高精度地震勘探中,常规的检波器组合接收往往不能满足保护高频信号的要求,为进一步改善地震资料品质,引入波束形成理论进行检波器组合设计,并利用信号的相关检测技术合成地震记录。针对水平层状模型,分别采用均匀加权接收和余弦加权接收合成地震记录,并定量计算了采用3,5,7单元组合接收地震记录的信噪比。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组合检波器个数的增加,反射波信号的信噪比增大;相比于均匀加权,余弦加权获得的地震记录的平均信噪比降低了-1~1dB,但地震记录中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增强了,且对有效信号的保真作用更为明显,通放带提高了16~22 Hz。
- 蓝阳孙成禹邵婕
- 关键词:检波器组合信噪比波束
- 含铝炸药震源激发地震波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研究含铝炸药震源激发地震波能量的传播规律,对药量为0.7kg含铝炸药在埋深1m的砂土介质中进行爆炸实验,并基于AutoDyn商业软件引入高能炸药的Miller能量释放模型,对含铝炸药震源在土中的爆炸过程进行数值计算。模拟研究表明,地表垂向振动速度历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JWL-Miller能量释放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含铝炸药在土中的爆轰过程。模拟研究还表明,震源激发的下传地震波能量密度随深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规律,含铝炸药激发的下传地震波总能量为等药量TNT的1.34倍。
- 曾一鑫白春华陈健王仲琦
- 关键词:震源
- 井筒压降对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是制定油藏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文中将井筒、油藏视为耦合系统,建立了油水两相管流-渗流耦合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研究,分析了井筒压降对水平井见水时间、无水采收率及储层动用均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筒压降导致水平井跟端见水时间提前,无水采收率降低,储层动用程度均衡性变差;采液速率越高,井段越长,忽视井筒压降所引起的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结果的误差则越大。该研究成果对水平井控水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海静薛世峰仝兴华闫文文
- 关键词:底水油藏水平井井筒压降
- 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走时算法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地震资料成像效果与走时精度有关,在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中,通常有两种计算旅行时的算法,即直射线法和弯曲射线法,不同的旅行时算法成像精度有一定差别。直射线法根据均方根速度计算旅行时;弯曲射线法利用层速度模型计算旅行时,虽然考虑了速度的横向变化,但仍然假设炮点或成像点两侧的走时是对称的。非对称走时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算法中含有水平源像距的多次项以及关于速度的横向导数(非对称项),能够有效提高走时计算精度,从而改善地震波的聚焦效果。对3种旅行时算法从理论公式、对速度的适应性方面进行应用效果分析,并在SB地区实测,认为弯曲射线与非对称走时的速度建模较为相似,两者速度的适应性较好。横向速度相对变化较大时,直射线较非对称走时所需均方根速度偏高。在速度横向变化较小的平层,效果相当;在速度横向变化较大时,非对称走时算法计算精度较弯曲射线稍高,较直射线有较大优势;直射线走时算法对断点和断面的分辨率略低。
- 许建国
- 关键词: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
- 高精度叠前时间域速度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以水平层状为假设的常规速度分析和倾角时差校正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倾斜地层反射点弥散问题,而高精度共散射点道集速度分析方法则可以很好地解决。研究优于常规方法的椭圆展开共反射点叠加速度分析方法,用它获得的速度场作为高精度共散射点道集速度分析方法的初始输入。同时,研究等价偏移距单平方根旅行时方程的推导,以及共散射点道集的提取过程及基于共散射点道集的速度分析方法与叠前时间偏移。通过两种方法的组合,从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可以看出速度谱精度得到提高,获取得到高精度速度场,并且获取叠前时间偏移剖面的效率得到提高。
- 谢玉洪陈殿远刘爱群李振春周卿王丽君
- 关键词:地震勘探叠前时间偏移
- 饶阳凹陷留西地区沙三段低渗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综合岩心资料、薄片资料、压汞资料、物性资料等多种资料,对饶阳凹陷留西地区东北部沙三段低渗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沙三段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细砂岩、长石细砂岩为主,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反映近物源的特征.通过薄片资料、分析化验资料,认为研究区沙三段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及溶解等成岩作用,孔隙组合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根据物性资料,显示研究区储层多以中-低孔、低渗为特征.研究区储层平均埋藏3175 m,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孔隙发育较差,储层致密,是造成沙三段砂岩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沉积作用是储层低渗主控因素,影响储层原始物性;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起主导作用,胶结作用进一步破坏物性,溶蚀作用改善储层物性,特别体现在沙三底部因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孔隙,使得物性优于其他小层砂体.
- 杨剑萍于琛侯守探李凤群黄志佳
- 关键词:低渗储层储层特征沙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