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32242)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姜深香叶子犀马广原林超然周玉玲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绥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北大荒小说的叙事时间
- 2018年
- 在北大荒博物馆的一块石碑上刻有这样一段文字:“五百年前有人说,北京往北是北大荒。三百年前有人说,关东就是北大荒。一百年前有人说,黑龙江是北大荒。如今人们都说,黑龙江垦区就是北大荒。”这段话其实孕育了一个非常简单而朴素的道理:即地域性与时间不可分离,时间是地域性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时间的流动会引发地域文化属性的改变。
- 姜深香周玉玲马广原
- 关键词:叙事时间黑龙江垦区小说地域性文化属性博物馆
- 地域文化传播的文学路径——北大荒文学进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2016年
- 北大荒文化是特定地域、特定群体、特定事业、特定时代的产物,它的精神价值是客观存在。在众多的北大荒文化传播媒介中,北大荒文学的教育传播力量不可小觑。为进一步融合和优化北大荒文化传播媒介的传播效能,有必要把北大荒文学教育作为地域文化传播的有效媒介引入课堂,并借助教育平台引导广大学生正确地解读和传承北大荒文化及其精神。
- 姜深香陈雪婧马广原叶子犀
- 关键词:北大荒文化北大荒文学教学模式
- 论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传承机制被引量:6
- 2016年
- 北大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地居民经历了由原始部落、女真族群向外来移民的转变,生活在这片大荒原的古人,数千年来多以游牧、渔猎为生,生产力水平较低,文化形式相对单一,与中原文明存在较大差异。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成立,垦荒官兵到此开荒种地,将延安精神带到北大荒,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地域在黑土文化、移民文化、军垦文化、知青文化日益融合的基础上,呈现出以机械化大农业为主旋律的北大荒文化形态。随着现代化大农业的飞速发展,现如今,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的内涵也悄然发生变化,其沿袭与传承也面临挑战。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一方面具有开放性功能,它对自身精神特质、文化传统的理解永远处于无止境的视域融合过程中;另一方面,无论这种精神和文化如何发展,它始终无法完全超脱自身所处的传统,无法遗忘在战天斗地的时代环境中孕育的精神及文化形态。那些被传统吸收的完整而成熟的形态,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在与新视界的不断融合中发展自身,构成新传统,并一直延续下去。
- 叶子犀姜深香
- 关键词: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文化文化传承
- 高寒境遇里的文学致敬——黑龙江当代文学发展论略被引量:2
- 2013年
- 早在一般省份还裹挟于解放战争的硝烟中时,黑龙江的当代文学史就已有声有色地整装出发了,因为几乎是抗日战争一结束,这个中华民族最东、最北的省份就已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当代视野里的黑龙江文学在地域理念和现代意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阳刚为主阴柔为辅中找到了一种可贵的平衡,包括茅盾文学奖.
- 林超然
-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文学发展论略境遇茅盾文学奖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