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YY03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YY037)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京鱼黄小凤时健任军锋张春娟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理学文学更多>>
- 代别冲突之语篇系统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在人际交往中都会涉及面子,交际者不但要顾及自己的面子,也要保护别人的面子,否则就会容易引起冲突。本文以电视剧《手机》第15集,围绕"手机"这一题眼所引发的人物交际的冲突为语料,从语篇系统的视角,即意识形态和面子系统入手,分析因不同代别(generational)人物语篇系统的影响而引发的交际者之间的冲突,旨在引导交际者在交际中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以达成成功的交际。
- 张京鱼黄小凤
- 关键词:交际面子语篇系统
- 语篇转换能力之交互模式
- 2011年
- 本研究目的是建构一语篇转换能力之交互模式。该模式强调译者与源语及目的语文本的互动以及理解和再表达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信息处理模式的互动。正是自上而下模式的预见力使译者在面对意义含混的语篇时,能够借助自下而上模式判断出最有可能的预期信息。实例分析说明该交互模式使译者更能充分地再现原作者通过其作品所欲展现的整体世界。
- 张京鱼任军锋
- 关键词:衔接连贯交互模式
- 语境变量ESK对中国学生英语冠词习得影响的统计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中国学生母语中没有冠词系统,英语冠词的选择是受到所指的客观识别性特征——语境变量ESK,还是冠词选择参数特指性的影响很值得研究。通过有效的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证实了中国学生的冠词选择不仅受到语义参数特指性的干扰,而且也受句法的驱动,语境变量ESK对中国学生英语冠词选择有显著影响。
- 时健张京鱼
- 关键词:统计分析
- 论《陌上桑》中平民的人格
- 2007年
- 为了探析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所体现的平民人格,采用历史分析与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平民个体精神的角度,认为在汉代社会文化背景下,《陌上桑》通过描写采桑女罗敷与上层统治者使君之间的斗争,反映了平民人格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在斗争中以喜剧形式表现出来的人格上的优越,这为后世讽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张春娟
- 关键词:《陌上桑》讽刺
- 英汉“给予类”动词与格转换和编码策略被引量:3
- 2012年
- 英汉语"给予类"动词都能参与与格转换,表达的都是致使事件。我们依据意义决定句法行为这个理念,对英汉给予类动词进行了跨语分析,发现两种语言使用的三阶述语论元编码策略相同,即都使用直接论元策略和间接策略,但是英语仅采用R(与事)与格结构,而汉语还可使用T(客体)介宾结构间接编码策略。
- 张京鱼
- 关键词:双宾结构介宾结构把字句
- 英语和维吾尔语心理谓词的形态句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英语心理动词分主语感事(SE)和宾语感事(OE)两类。这两类动词在维吾尔语中对应的表达主要依据动词的语态,SE类动词用主动态和OE类动词用使动态。维吾尔语里具有一种N+qil的动宾结构,其主动态既可表达SE类,也可表达OE类动词的意义,这全取决于它所带的名词格位。我们将名词代宾格的N-ni+N+qil动宾构式称作分析性使役构式。分析性的使役形式不存在T/SM限制的约束,反过来证明我们对维吾尔语中分析性使役形式的分析站得住脚。
- 张京鱼艾合买提江.塔西
- 英语-维吾尔语使役结构及形态句法结构的对比研究
- 2014年
- 使役化是在英语-维吾尔语中最活跃的语法现象之一,由于这两种语言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每一种语言的使役化形式也有所区别。通过对比两种语言使役化形式,按类型学的角度把两种语言的使役化结构分类,然后将每种使役化形式进行对比并找出其特点。最后在采用Larson的VP嵌套理论和Chomsky的充分解读原则的基础上,解释英语-维吾尔语使役动词结构的形成过程,并指出英语-维吾尔语使役动词结构的个性及句法深层结构中的共性。
- 艾合买提江.塔西
- 关键词:词缀生成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