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60296) 作品数:11 被引量:29 H指数:3 相关作者: 杜振宗 宋剑非 王海永 潘东华 白剑 更多>> 相关机构: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桂林医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8)F-FDGPET评价淋巴瘤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18F-FDG PET在淋巴瘤疗效评价中的可靠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18 F-FDG PET评价淋巴瘤疗效的研究。使用Meta-Disc version 1.4数据分析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评价结局指标包括敏感性、特异性和比值比等。结果:共纳入37个研究,2 2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使用PET评价淋巴瘤疗效,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淋巴瘤组敏感性为0.78,95%CI:0.74~0.81,特异性为0.91,95%CI:0.89~0.92。2)以病灶为观察对象的淋巴瘤组敏感性为0.98,95%CI:0.96~0.99,特异性为0.98,95%CI:0.97~0.99。3)亚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组的敏感性为0.73,95%CI:0.66~0.80,特异性为0.96,95%CI:0.93~0.98;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组的敏感性为0.76,95%CI:0.69~0.81,特异性为0.89,95%CI:0.87~0.91。4)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淋巴瘤组OR值为40.09,95%CI:25.08~64.08,P=0.031;以病灶为观察对象的淋巴瘤组OR值为667.61,95%CI:132.99~3 351.37,P=0.03;NHL亚组OR值为56.28,95%CI:24.36~130.01,P=0.574;HL亚组OR值为34.24,95%CI为16.16~72.54,P=0.004。结论:18F-FDG PET对于淋巴瘤化疗后疗效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NHL亚组和HL亚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是NHL还是HL组,18F-FDG PET检查的准确性基本一致。 何莎 岑洪 谭晓虹关键词:^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淋巴瘤 疗效 META分析 5-氮杂胞苷对肺癌细胞株功能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A549和H358细胞株经表观治疗后,对其生长、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5-氮杂胞苷处理A549和H358细胞株24和48 h后,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赫斯特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处理后DNMT1、RASSFA和APC基因在肺癌、BEAS-2B细胞株中的m 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结果两细胞株中DNMT1在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较BEAS-2B细胞株高;治疗后,RASSFA和APC基因活性增加,DN-MT1基因活性则受抑制,A549和H358细胞株的生长和侵袭能力减弱,凋亡增加,且与处理时间呈正比关系。结论 5-氮杂胞苷可以通过抑制DNMT1活性而使肺癌细胞功能减弱甚至丧失,RASSFA和APC基因去甲基化可能参与其中。 许银辉 赖麒 张小影 陈强 唐亮 刘栋 杜振宗关键词:肺癌细胞株 DNMT1 APC 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5年 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primary mediastinale endodermal sinus tumor,PMEST)又称纵隔卵黄囊瘤,临床极为少见[1]。国内文献报道甚少,主要以个案为主。本院自2007年至今共收治4例,有详细临床资料3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文献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75例中,3例为本院患者. 白剑 杜振宗 王海永 张雪 宋剑非关键词: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 文献复习 纵隔卵黄囊瘤 病理证实 DNA甲基化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3年 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随着城市人口增加、私家车数量增多、生态植被的破坏以及吸烟等不良习惯的存在,导致城镇的空气质量不断下降,肺癌也成为许多国家主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同时,由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早期诊断不够完善,致使大部分患者确诊肺癌时已经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机会,其5年生存率不足15%[1].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而近些年的研究显示,DNA的甲基化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在肺癌的演变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了解DNA甲基化的基本机制及其与肺癌的关系,不管对临床的研究还是实践都是很有必要. 胡凯 宋剑非 杜振宗关键词:DNA甲基化 肺癌患者 恶性肿瘤 城市人口 空气质量 43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2015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住院治疗的4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15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后人工血管通畅;10例在体外循环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并发症少,其中术后出现低心排1例,1例出血量偏多。术后死亡1例,自动出院9例,其余患者随访5~60个月,无夹层破裂,无再次手术,无死亡。结论: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和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能有效减少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死率,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潘东华 杜振宗 阮富贵 李燕萍 王海永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个体化治疗 原发性前上纵隔肿瘤71例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上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经外科手术治疗的71例原发性前上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前上纵隔肿瘤。71例患者中,60例良性肿瘤,11例恶性肿瘤,全组均完整或大部分切除,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合并肌无力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他并发症患者持续药物治疗后症状得以明显缓解,其余患者均恢复出院。结论:该病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一经成立,应尽早手术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正确的手术切口和方式的选择以及适宜的围手术期护理。 刘邦卿 白剑 李安桂 王海永 宋剑非 杜振宗关键词:原发性 前上纵隔肿瘤 手术治疗 调节性T细胞Foxp3基因DNA甲基化在风湿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6年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因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是近年以来发现的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一群T淋巴细胞亚群,在维持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稳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然而,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rotein P3,Foxp3)基因作为调节性T细胞的转录因子,对调节和维持其免疫抑制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目前有学者认为Foxp3基因在表观遗传学中,特别是甲基化状态对其稳定的表达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调节性T细胞Foxp3基因的DNA甲基化与风湿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潘东华 杜振宗 宋剑非 王海永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FOXP3基因 DNA甲基化 早期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8年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突变的过程,同时又由多种因素触发和维持,目前限于低剂量CT筛查的低敏感性和低特异性,NSCLC确诊时大多已处于中晚期。现在已经初步认清了NSCLC在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的多种基因、危险因素和生物标志物;然而,对于这些患者,尚未建立统一有效的医疗模型去实施个性化的治疗。分析文献可知:常见的灭活肿瘤的抑制基因的表达,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等促癌基因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融合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EML4-ALKA)和柯尔斯顿禽类肉瘤基因(KRAS)的突变,以及微小RNA(miRNAs)、血浆或血清中循环DNA、循环肿瘤细胞(CTCs)等,均已被证明是NSCL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也是新治疗策略的潜在靶标。这些涉及基因分子在健康和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将有助于对NSCLC新生物标志物的加入,这将有助于以后更简便快捷地诊断,采取更具体的治疗方法,并预测治疗的效果。本文将对NSCLC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有前景的上述生物标志物做一浅析。 许银辉 杜振宗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突变 生物标记物 肺癌表观遗传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5年生存率为16%。现普遍认为早期检测的不及时是其高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肺癌晚期。但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也是肺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随着肺癌治疗的日益多元化,表观遗传的治疗正逐渐成为肺癌治疗新的靶点。因此,本文主要就肺癌的表观遗传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刘邦卿 杜振宗关键词:表观遗传 肺癌治疗 肺癌晚期 肿瘤相关基因 肺癌细胞株 肺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8年 肺癌病死率和发病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但是对于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仍然缺乏具体和敏感的生物标记物。人类基因组中蛋白质非编码基因占大多数,非编码基因转录形成的RNA称作非编码RNA,其中长链非编码RNA参与了X染色体沉默、染色体修饰和基因组修饰、转录激活、转录干扰、核内运输等过程。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NSCLC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判断预后。因此本文就lnc RNA与NSCLC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阐述,以期为NSCLC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唐亮 杜振宗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肺癌 表观遗传学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