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234)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胡良海丛宇婷顾景凯刘喜东钱小红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代谢酶
  • 1篇蛋白筛选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多反应监测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靶标
  • 1篇药物代谢
  • 1篇药物代谢酶
  • 1篇质谱
  • 1篇色谱
  • 1篇生物质谱
  • 1篇糖醛
  • 1篇糖醛酸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醛酸
  • 1篇葡萄糖醛酸转...
  • 1篇气相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胡良海
  • 2篇刘喜东
  • 2篇顾景凯
  • 2篇丛宇婷
  • 1篇叶明亮
  • 1篇张养军
  • 1篇邹汉法
  • 1篇钱小红
  • 1篇朱俊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细胞色素P450和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亚型绝对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将大鼠肝微粒体样品进行胰蛋白酶水解;再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通过测定蛋白质水解后产生的特征酶切肽段,实现同时对大鼠肝微粒体内药物代谢酶P450和UGT的绝对定量。本实验首先建立标准工作曲线,对肝微粒体样品中P450和UGT进行定量,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5,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10 nmol/L;以合成的稳定同位素标记特征肽段作为内标,对UGT1A1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同位素标记特征肽段与未标记肽段色谱行为与质谱响应一致,在基质溶液中同位素标记肽段线性关系良好,利用标准曲线法和稳定同位素稀释法测得UGT1A1含量分别为17.30和18.23 nmol/g,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但稳定同位素稀释法操作简便,更适用于复杂样品的高通量测定。
刘喜东朱俊丛宇婷胡良海叶明亮顾景凯邹汉法
关键词: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多反应监测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物靶标蛋白筛选的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药物或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与靶蛋白结合而发挥功能,研究表明,大多数药物具有多个作用靶点,药物靶标的发现有助于药物前体的筛选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同时对其耐药性等副作用的解决方案提供理论指导.基于生物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可对蛋白质进行高通量的定性定量分析,为药物靶标的筛选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本文综述了基于固载药物和游离药物模式的药物靶标蛋白筛选相关方法和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基于生物质谱技术的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张晓磊张文博胡良海
关键词:药物靶标生物质谱
酶切型稳定同位素标记肽段为内标用于药物代谢酶的绝对定量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带有酶切位点的稳定同位素标记肽段作内标,采取3种方式处理样品,考察了不同的样品处理过程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首先合成不同长度的带有酶切位点的肽段,考察其酶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胰蛋白酶的活性位点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最终确定目标肽段两端分别加入3个氨基酸所形成的肽段为内标。分别采用在酶解前加入带酶切位点的稳定同位素标记肽段、不带酶切位点的稳定同位素标记肽段以及在酶解过程后、质谱检测前加入不带酶切位点的稳定同位素标记肽段3种方式处理样品。结果表明,采取第一种方式处理样品的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实值,相对偏差范围更小,可减小蛋白质绝对定量分析的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重现性。
刘喜东丛宇婷胡良海张养军顾景凯钱小红
关键词:酶切位点药物代谢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