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H200815)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周家华杨扬徐勇许茜曹阳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组织工程化胆管中管状组织细胞培养及其与支架材料的相容性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分化胆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与高分子材料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培养并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胆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通过形态学及PCR法加以鉴定。种子细胞与PLGA支架复合培养,测定细胞黏附率,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分化MSCs 4周后,细胞呈现典型树枝状胆管内皮细胞形态学改变,PCR法显示分化细胞对细胞表面标记CK19高表达;8周后,细胞呈现典型类纺锤样平滑肌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法显示分化细胞对细胞表面标记抗平滑肌抗体(ASMA)、平滑肌抗原22(SM22)、钙调素结合蛋白高表达。分化细胞与支架复合培养,通过测定细胞黏附率及MTT法证明细胞在支架上增殖良好,扫描电镜显示分化细胞在PLGA支架上生长良好。结论 MSCs体外经定向诱导分化具有向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分化能力。分化好的细胞与支架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
- 徐勇周家华
- 关键词:胆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胆管内皮细胞与电纺纳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
- 2015年
- 背景:胆管损伤修复是腹部外科手术的难题,组织工程胆管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理想方法,而构建性能优异的组织工程胆管支架是这一研究的关键。目的:观察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胆管内皮细胞与电纺纳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体外定向分化为肝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胆管内皮细胞,并通过形态学及RT-PCR对分化完成的细胞加以鉴定。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并测定其短期(2周)内体外降解率。将分化的胆管内皮细胞与纳米纤维复合培养,观察细胞在纳米纤维表面的黏附、增殖能力,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在材料表面的分布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纳米纤维表面生长形貌。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4周后,细胞呈现典型树枝状胆管内皮细胞形态学改变,并且有CK19的表达。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电纺材料为连续的纳米纤维,纤维直径均分布在200-500 nm范围内,在2周内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纤维没有发生明显的降解。通过细胞黏附率计算、MTT法检测、荧光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证明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的胆管内皮细胞与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杨扬周家华殷雪琰徐勇曹阳许茜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胆管纳米纤维生物相容性材料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电纺纳米纤维
- 静电纺丝PLGA纳米纤维支架修复猪胆管损伤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比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胆总管支架在体外胆汁中降解情况,实验探索可降解支架修复胆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质量比的PLGA纳米纤维膜微观形貌,并测定其短期体外胆汁中降解率。观察其在胆总管Ⅰ期缝合、胆总管切开置入支架和胆管缺损修补手术中的作用。术后观察动物黄疽和胆漏情况和动物自身术前和术后肝酶(ALT、AST、ALP)和血胆红素的变化。进行Masson染色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观察肝脏及胆管损伤部位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PLGA 75/25和90/10两种比例的纤维在胆汁中没有发生明显的降解和变形。胆管缺损修补手术的猪胶原增生程度轻,排列相对有序,α-SMA免疫组化评分最低,PCNA免疫组化示胆管缺损区域有新生胆管上皮细胞形成。结论可降解静电纺丝PLGA纳米纤维支架能有效支撑和修复胆管缺损。
- 毛静芳李佳许蓉蓉余泽前杨扬周家华
- 关键词:胆管损伤聚乳酸羟基乙酸
- 组织工程胆管研究现状
- 2011年
- 研究组织工程胆管的目的在于利用体外构建的组织对受损或病变胆管进行修复、替换或再生。本文综述了组织工程胆管的细胞来源、支架及其在体外构建的现状,提出了现存障碍及发展趋势。利用组织工程胆管的替代治疗具有极其诱人的前景,但是它还处于早期阶段,仍然需要对其真正的价值做出合适的评价。
- 杨扬周家华许茜
- 关键词:胆管种子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