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JDSZK015)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建华殷文超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兼析新民主主义理论生成的实践逻辑被引量:12
- 2013年
- 描绘革命蓝图,建构革命形象是政党赢得社会认同的主要方式,也是政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诉求;但基于民族抗战的形象塑造,遭到了国民党方面的质疑与批判。应对挑战,中共通过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建构,实现了理论创新,也塑造了崭新的形象。梳理这段历史可以看出,革命政党的形象塑造是多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党间批判与回应的互动交锋,成为推动政党成长与理论进步的重要力量。
- 王建华
- 关键词:回应新民主主义理论
-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根据地政权建设中的选举委员会被引量:3
- 2014年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选举委员会仅存在于城市与区苏维埃选举中,革命的动员逻辑决定了选举委员会与各部门的工作是交错叠合在一起的。从地方到边区,根据地完整意义上的选举委员会生成于抗战初期;但不同于现代意义上选举的是,选举委员会委员可以为候选人。陕甘宁边区高干会后,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上取消了行政首长回避制度。在制度建构上,根据地选举委员会与民主选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但作为中共选举民主的早期探索,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王建华
- 关键词:根据地政权建设
- 阶级民主的工具效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选举动员被引量:4
- 2013年
- 苏维埃选举强调民主的阶级性。它通过有无选举权的划分,进行阶级鉴定;通过配合选举的查田运动,来纯洁阶级队伍。强化阶级选举的目的是完成革命的社会动员,在此,组织利益高于一切,个体即便出身贫苦阶级,一旦不遵从组织的要求,就成为阶级异己分子,成为整肃的对象。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当个体政治身份的获得意味着基本权益的让渡时,这种选举式动员的工具效用必然是有限的。
- 王建华
- 我国“选民代表权”之演变
- 2012年
- 自193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选举开始,我国"选民代表权"经过了多次变更。中华苏维埃政权时期,无产阶级享有着高于其他阶级的选民代表权;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现了按照人口划分选区,不分阶级的同票同权;建国后,城乡"选民代表权"再次出现差异,乡村选民产生代表的人口数几倍于城市选民;直到201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选举法的修正案,才真正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同票同权。
- 殷文超王建华
- 从代表性到代表力:政党研究的可能路径被引量:4
- 2013年
- "代表性"是包容政党差异性的核心概念。因为没有代表性的组织势必沦为宗派,而代表某个阶级的强意识形态政党是无法强大起来的,唯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党,才能赢得执政地位。从代表性到代表力,政党因代表性而正名,从此有了生存的正当性;因代表力而成长,从此有了努力的方向。代表性可以自我标识,而代表力却是需要政党努力去争取。基于代表力的政党建设,需要政党与其代表的社会群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对政治生活中不同群体的利益关切,及时作出回应。而这恰是各类政党发展的共同目标导向。
- 王建华
- 我国“选民代表权”之演变
- 2012年
- 自193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选举开始,我国"选民代表权"经过了多次变更。中华苏维埃政权时期,无产阶级享有着高于其他阶级的选民代表权;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现了按照人口划分选区,不分阶级的同票同权;新中国成立后,城乡"选民代表权"出现差异,乡村选民产生代表的人口数几倍于城市选民;直到201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选举法的修正案,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同票同权。
- 殷文超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