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11-5002-02)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陆江阳刘茜吕艺赵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ODS小鼠病程不同阶段脾脏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变化特征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本研究观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发展中脾脏树突状细胞(DC)免疫活性变化的特点,探讨脾脏DC启动免疫反应和负向免疫调节对MODS病程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复制C57 BL/6小鼠MODS模型,观察伤后不同阶段动物死亡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DC数量变化并检测脾脏DC表面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CD86)和共抑制分子(PD-1、PD-L1)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脾脏DC培养液中IL-10和IL-12含量变化.结果:致伤后动物死亡集中出现在伤后24 ~ 48 h和10 ~ 12 d两个阶段;脾脏DC数量在伤后6h和10~12 d呈双相增高;脾脏DC的MHC-Ⅱ和CD86表达水平在伤后6~12h升高,随后逐渐降低,12d时达低谷;PD-L1/PD-1在伤后早期表达开始增加,至伤后5d和12d达峰值;脾脏DC分泌IL-12含量在病程发展中呈降低趋势,12 d时达低谷.而DC分泌IL-10在伤后5d大幅增加,12d时达峰值.结论:酵母多糖致伤后,小鼠脾脏DC的免疫活性经历了由增强到耐受的演变过程,伤后早期脾脏树突状细胞免疫活化和晚期的免疫耐受与MODS病情密切相关.
- 刘茜吕艺陆江阳
-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脾脏树突状细胞共刺激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其与病程进展的关系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小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发展中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制作C57BL/6小鼠MODS模型,观察伤后不同阶段动物脏器功能的变化和死亡率,并监测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酵母多糖腹腔注射致伤后12h^2d,血清中反映脏器功能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激酶(CK)等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5~7d恢复至接近正常值,而伤后10~12d再次升高(P<0.05或P<0.01),与动物在伤后1~2d和10~12d两个阶段的死亡高峰对应。血清细胞因子含量随病程进展呈序贯性变化:伤后6~12h,TNF和IL-1含量增加;1d后HMGB1含量增加;伤后5d,IL-10大幅增加;IL-2和IL-12在病程发展中呈降低趋势;病程晚期即伤后10d,致炎和抗炎因子含量均在较高水平,而IL-2和IL-12大幅降低。结论 MODS病程进展过程中,血清多种致炎、抗炎细胞因子含量呈序贯性变化,表现为早期免疫活化为主、晚期免疫耐受占优势的特征,与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发展及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 吕艺刘茜赵敏陆江阳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酵母多糖细胞因子类
- PD-L1阻断改善酵母多糖致伤小鼠脾脏耐受性DC对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酵母多糖致伤小鼠脓毒症病程发展过程中脾脏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形成对脾脏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并通过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L1)抗体阻断PD-L1/PD-1途径改善耐受性DC对T淋巴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小鼠脓毒症模型。用磁珠法分离致伤小鼠脾脏DC和T淋巴细胞,测定脾脏组织中DC上PD-1、PD-L1、PIR-B的表达水平和分泌IL-12、IL-10的能力;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IL-2的分泌水平。进一步将致伤组小鼠脾脏DC与正常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并加入PD-L1抗体,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混合培养上清中IL-2、IL-12和IL-10含量。结果酵母多糖致伤后5天和12天组小鼠脾脏DC上PD-1、PD-L1及PIR-B的表达大幅上调,IL-12p70分泌减少,IL-12p40和IL-10分泌增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IL-2分泌减少。在致伤组DC与正常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体系中加入PD-L1抗体可减轻致伤组DC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分泌IL-2的抑制作用,并改善DC上IL-12p70、IL-12p40和IL-10的分泌能力。结论酵母多糖诱导小鼠脓毒症的病程晚期,脾脏耐受性DC的形成导致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PD-L1抗体通过干预PD-1/PD-L1途径改善T淋巴细胞和DC的免疫活性。
- 吕艺刘茜赵敏陆江阳
- 关键词:酵母多糖
- 阻断PD-L1/PD-1途径改善酵母多糖致伤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耐受状态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程中共刺激分子和共抑制分子,在脾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耐受性DC形成的关系,并观察PD-L1抗体对DC免疫状态的改善效应。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小鼠MODS模型。设对照组、MODS组和PD-L1抗体处理组。检测脾脏DC上MHC-Ⅱ、CD86、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PD-L1、PIR-B的表达水平及脾组织中IL-12和IL-10含量。结果脾脏DC上MHC-Ⅱ、CD86、PD-1和PD-L1表达在酵母多糖致伤后早期增加,而后下降;伤后5天和12天时,DC上MHC-Ⅱ、CD86表达减少,而PD-1、PD-L1及PIR-B表达大幅增加,脾组织中IL-12 p70降低,IL-12 p40和IL-10升高;PD-L1抗体可以上调MHC-Ⅱ和CD86的表达,而下调PIR-B的表达,降低脾组织IL-12 p40和IL-10的含量。结论酵母多糖诱导的小鼠MODS病程晚期,脾脏DC对共刺激和共抑制分子表达失衡,形成耐受性DC;PD-L1抗体通过干预PD-1/PD-L1途径改善DC免疫耐受状态,恢复DC的免疫活性。
- 刘茜吕艺赵敏陆江阳
-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酵母多糖免疫耐受树突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