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X014)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曙光陈占友杨金华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仁学:时代意义与理论转换——一个基于历史和逻辑的分析论述被引量:3
- 2013年
- 儒家仁学是基于血亲共同体和人的反省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哲学意义和浓厚伦理色彩的价值学说,旨在开显人的爱心、伦理责任并建立文明秩序。传统仁学的等差之爱是第一位的,平等次之,而自由主要是道德的自主和自律。今天,我们要继承并创新仁学,关键在于彰显孔子以"仁"启示人、提升人的思想旨趣,修正并拓展传统仁学的致思理路,对爱与平等给予同样重视,尊重并吸取西方自由学说的合理性。如此,仁学方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合理分化及民众的平等要求,并为促进人类之爱和全球正义作出贡献。
- 张曙光
- 关键词:孝悌家国分化
- 个人自由、社会公正、人际友善——论现代社会的和谐被引量:10
- 2013年
- 个人自由、社会公正和人际友善,既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又是构成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或内涵,三者统一于人对生活意义的追寻之中。现代"和谐社会"的建构不仅是个人"自由"和社会"公正"两重价值目标的统一,还是"普遍性"的理性与"特殊性"的情感的统一。不同于个人自由严重缺失的传统"和谐"社会,现代社会的和谐是以个人自由为经、以社会公正为纬的公民社会的和谐;也不同于西方社会中工具理性主导和价值理性的缺失,我们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应当具有充分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意蕴。现代社会的和谐正是人类自由交往、良性互动、社会开放发展所形成的和谐。
- 张曙光陈占友
- 关键词:社会公正和谐社会现代社会
- 自我意识与自由被引量:3
- 2013年
- 自我意识是人的自由的内在前提,自由是人的自我意识在内外两方面合乎其本性的展开和实现。而自我意识的两重性本性,决定了这个展开和实现的过程必须以自我限制或否定为中介,克服"冲动"和"任性",超越"对立"和"异化",这既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辩证法,也是人的自由的辩证法。自觉地把握和遵循这种辩证法,人的自我意识才能经由"个体"、"族群"和"人类"这三重形态的分化和统一,走向普遍的自由世界。
- 张曙光
- 关键词:自我意识
- 自由之维与自由之累被引量:4
- 2012年
- 自由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的条件或维度,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天性"。人的这一天性既源自于人的生命本能,又超越着人的这种生命本能。人的自由是存在着内在矛盾的。自由的形式与内容、本能与文化、非理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等等,都是在人类向着自由进军的过程中发生的。人的自由虽然只能发生并落实于个体,但却体现群体乃至人类共通的人性。任何人的自由,都关联着所有其他人的自由,并因而要求着自由上的平等。
- 张曙光
- 身心和谐:建构和谐社会的内在意蕴被引量:1
- 2008年
- 任何个人都是身体和心灵的统一体。如果割裂身心统一,片面地推崇身体的欲望和需求或者让鲜活的生命萎缩于精神世界,都会严重地窒息真实的生命个体。个体的身心和谐是达到"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良性互动的基础条件和关键要素。只有保持平衡和谐的身心状态,才能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建构一个生机盎然、和谐美满的现代社会。
- 杨金华
- 关键词:身体心灵身心和谐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