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8020)

作品数:12 被引量:425H指数:10
相关作者:叶飞何川朱合华王士民夏永旭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隧道
  • 6篇管片
  • 5篇盾构
  • 5篇盾构隧道
  • 3篇公路
  • 3篇公路隧道
  • 2篇盾尾注浆
  • 2篇软弱破碎
  • 2篇受力
  • 2篇注浆
  • 2篇注浆压力
  • 2篇围岩
  • 2篇景观
  • 2篇工程应用
  • 2篇衬砌
  • 2篇处治
  • 1篇盾构隧道管片
  • 1篇压力控制
  • 1篇涌水
  • 1篇支护

机构

  • 12篇长安大学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铁一局集团...
  • 1篇中铁电气化局...

作者

  • 10篇叶飞
  • 5篇何川
  • 3篇朱合华
  • 3篇王士民
  • 2篇丁文其
  • 2篇夏永旭
  • 1篇周继彪
  • 1篇孙海东
  • 1篇张连成
  • 1篇苟长飞
  • 1篇赖金星
  • 1篇谢永利
  • 1篇张金龙
  • 1篇曹小军
  • 1篇樊浩博
  • 1篇王国波
  • 1篇姜同虎
  • 1篇陈红
  • 1篇刘炽
  • 1篇朱宏佳

传媒

  • 4篇现代隧道技术
  • 2篇岩土力学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铁换乘枢纽行人交通特性实证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为了探索城市地铁换乘枢纽中行人换乘行为规律和行人交通特性,通过设计枢纽内行人交通数据采集试验,对西安市北大街换乘枢纽内行人宏观交通参数(速度、流量、密度、空间占有率)进行现场观测和摄像调查,并使用SPSS和MATLAB软件拟合各参数的曲线关系。结果表明,西安市北大街地铁换乘枢纽内行人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114m/s,较国内外城市的平均速度低;枢纽内行人密度与速度拟合关系符合线性函数形式,行人速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行人密度与流量拟合关系符合一元三次方函数形式,行人流量的变化随行人密度的变化左右并不完全对称,行人流量随着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为抛物线形式。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地铁换乘枢纽规划的基础数据,为枢纽内交通设计和安全应急疏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周继彪陈红闫彬朱宏佳
关键词:交通工程基础设施
盾构隧道管片裂缝病害的综合监测与分析被引量:41
2015年
盾构隧道管片裂缝、破损及错台等病害会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以西安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涌水事故为工程背景,通过采用现场调查、GPR探测、超声波裂缝检测及位移量测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涌水导致的病害状态及其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涌水事故初期管片周围形成空洞以及管片承受不均匀松散荷载,使得管片破损;作用在管片上的注浆压力引起非对称附加荷载,管片向隧道内侧移动,至注浆结束管片累计横向位移达3.4 cm,上浮量达5.5 cm,最终导致了管片破损和位移;管片裂缝最大深度134.9 mm,最大宽度1.0 mm。研究结果可为管片裂缝病害处治及机理研究提供依据,为盾构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赖金星邱军领潘云鹏曹小军刘炽樊浩博
关键词:盾构隧道监测分析病害涌水
盾构隧道抗浮计算模式及其适应性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施工期盾构隧道的上浮问题随着盾构隧道的大量修建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上浮问题,系统分析了隧道上浮原因,将其归纳为上浮力作用、轴向偏心荷载作用、切口水压影响、地基回弹作用、上覆土的反向压缩效应以及砂土液化等6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因上浮力引起的隧道上浮的抗浮计算模式:从横向和纵向角度提出了局部及纵向总体2种抗浮计算模式。在局部抗浮计算模式中,依据上浮力的特性和作用范围,分为单一管片错动分析模式和整环管片错动分析模式;在纵向总体抗浮计算模式中,讨论了纵向沉降与上浮的异同,进而说明了二者的相通性;并分析了2种抗浮计算模式的适应性。
叶飞朱合华丁文其
关键词:隧道工程盾构隧道上浮管片
盾构隧道施工期衬砌管片受力特性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66
2011年
针对施工期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的受力特性及其施工荷载对管片结构造成的影响开展研究。首先,对施工期管片所受施工荷载进行系统总结,包括千斤顶推力、注浆压力、上浮力、盾壳作用力、拼装荷载及其他荷载等;进而将施工阶段管片衬砌的受力特性归纳为典型三维特性、不确定性及不可忽视性等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施工荷载对管片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包括施工期的管片裂缝、局部破损、止水条损坏、管片渗漏、管片错台等。最后,从掘进千斤顶控制、注浆压力控制、螺栓二次预紧等角度对施工期盾构隧道的管片破损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分析表明,对盾构隧道施工期管片受力特性及其影响的研究亟待深入,管片设计及相关规范亦应更加重视施工荷载的作用及其影响。
叶飞何川王士民
关键词:盾构隧道管片错台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及处治被引量:24
2011年
首先对郭家川2#隧道大变形的特征及产生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该隧道发生初期支护大变形的主要原因;进而在对现有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常用处治方法(包括加固措施及侵界处治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郭家川2#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的加固方法及侵限处治措施,即地表封闭、洞内成环、侵界调坡的方案;为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自稳能力,提出了以柔克刚,以刚克柔,软岩硬进,硬岩软进的支护原则。实践证明,该方法在软弱破碎围岩条件及大变形处治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
张连成叶飞谢永利
关键词:围岩大变形初期支护软岩
浅析盾构隧道模型试验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19
2011年
模型试验是盾构隧道相关研究工作中常用的研究手段。文章对目前盾构隧道模型试验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将其归结为管片结构的受力问题、隧道结构本身的分析模型问题、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问题、开挖面稳定问题、结构与邻近结构物的相互作用问题、隧道施工扰动与控制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等。通过典型模型试验实例,对每类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系统归纳了模型试验在盾构隧道相关研究工作中的进展和成果。针对盾构隧道模型试验经常涉及到的诸如结构模型、模型土、模型箱等材料的选择,加载方案的设计,以及试验方案的综合设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叶飞何川王士民
关键词:盾构隧道模型试验管片
浅埋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进洞施工技术研究被引量:51
2011年
进洞一直是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而洞口工程的顺利完成是暗洞正常施工的前提。目前,采用超前管棚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等超前支护方式基本能够保证隧道顺利进洞,但是大部分隧道进洞后在洞口段均会出现初期支护沉降变形较大的现象。山西省高(平)-陵(川)高速公路郭家川2#隧道洞口段围岩极其软弱破碎,在隧道采用超前管棚支护顺利进洞后,为了防止洞口段初期支护再次出现较大的沉降变形,提出在洞口段采用联合支护的方案,即将洞口段初期支护的钢拱架与护拱连接,并加强初期支护钢拱架之间的纵向连接,实践证明此方案是切实有效的。分析对比表明,对于浅埋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联合支护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洞口段初期支护的变形量,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隧道安全、快速进洞。
姜同虎霍三胜叶飞夏永旭
关键词:浅埋隧道进洞技术超前支护联合支护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扩散模式及对管片的压力分析被引量:113
2009年
在假定注浆浆液为牛顿流体,并在盾尾间隙影响厚度范围内均匀柱面扩散的前提下,通过引入等效孔隙率替代土体本身的孔隙率来考虑建筑间隙的影响,对盾尾注浆和管片注浆2种情况下的浆液渗透范围及因注浆而对管片造成的压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到了浆液扩散半径及对管片产生的压力计算式。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的扩散半径及对管片产生的压力与注浆压力、注浆时间、土体特性及浆液性质等众多因素有关,盾尾注浆对管片产生的注浆压力小于管片注浆对管片产生的压力。在假定其他参数已知的条件下,通过一具体实例,讨论了盾尾注浆时浆液扩散半径及注浆对管片产生的压力与注浆压力及注浆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虽然增大注浆压力、延长注浆时间均能增大浆液的扩散半径及对管片产生的压力,但增长速度不尽相同。
叶飞朱合华何川
关键词:盾构隧道盾尾注浆管片注浆压力
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的跟踪监测与分析研究被引量:72
2010年
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刚投入运营即出现较多衬砌裂缝的工程实际,首先进行现场裂缝调查统计工作,主要内容包括:裂缝数量、长度、倾角、宽度,以及典型裂缝的深度等。结合施工期地质观测报告、施工记录、施工监控量测资料、现场调查情况,以及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系统总结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研究认为,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偏压荷载以及施工因素是导致该隧道衬砌裂缝的主要原因。此外,混凝土干缩、地震荷载的影响等因素也会对裂缝产生起到一定作用。进而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裂缝进行跟踪监测,主要进行了裂缝扩展情况的三维监测、裂缝深度跟踪监测、裂缝长度扩展情况监测,以及裂缝数量及发展情况现场适时统计等工作。通过对量测数据的整理分析研究,对衬砌结构的承载状况及安全性进行了诊断和评价,认为裂缝虽然有所扩展,但尚未危及到结构安全,并基于此对下一步的裂缝处治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叶飞何川夏永旭
关键词:公路隧道裂缝处治
山岭公路隧道洞口景观问题分析探讨被引量:11
2012年
山岭公路隧道的洞口景观问题,随着隧道工程的迅速发展已经显得愈发突出。本文在对我国公路隧道工程发展总体情况及公路隧道洞口景观问题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公路隧道洞口景观研究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洞口景观的主要作用,包括消除旅途疲倦、文化展示和传递、地标及环保等作用。进而对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过程及表现形式等展开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艺术作为一门涉及众多学科的系统工程,亟待更多隧道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华丽的洞口景观是否又对安全行车造成了不利影响,以及公路隧道洞口景观的评价问题值得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王东方叶飞张金龙孙海东苟长飞
关键词:公路隧道景观设计工程应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