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07004)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传仁张继华陈宏伟梁鸿秋张瑞婷更多>>
-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PST陶瓷的微结构和电性能研究
- 研究了 Pb 含量对 PbSrTiO(x=0.2~0.8) 陶瓷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当 x<0.45时,c/a≈1, 晶体为立方顺电相;x≥0.45时,cla>1,晶体为四方铁电相;随着 Pb/Sr 比增大,PST ...
- 陈宏伟杨传仁裴亚芳张继华
- 关键词:陶瓷微结构介电性能
- 文献传递
- PST陶瓷的微结构和电性能研究
- 2007年
- 研究了Pb含量对PbxSr1-xTiO3(x=0.2~0.8)陶瓷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当x<0.45时,c/a≈1,晶体为立方顺电相;x≥0.45时,c/a>1,晶体为四方铁电相;随着Pb/Sr比增大,PST陶瓷气孔率下降,致密度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居里峰近似线性地向高温方向移动,并具有一致的居里外斯常数,剩余极化强度(Pt)、矫顽场强(Ec)都增大。
- 陈宏伟杨传仁裴亚芳张继华
- 关键词:陶瓷微结构介电性能
- 石英基片上(110)取向PLZT薄膜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 2011年
- 在低成本的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高性能电光薄膜非常有吸引力。本文采用溅射方法,并结合Pb3O4气氛退火工艺,在ITO/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锆钛酸铅镧(PLZT 8/65/35)薄膜。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薄膜为(110)方向择优生长,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为3.1nm,可见光范围内透过率为81.3%,消光系数为0.003。这种表面光滑和高光学性能的PLZT薄膜在集成光学和光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 张继华莫尚军闻伟陈宏伟杨传仁
- 关键词:铁电光学性能
- ITO/PLZT薄膜湿法刻蚀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介绍了一种锆钛酸铅镧(PLZT)基铟锡氧化物(ITO)薄膜的湿法刻蚀法。用V(HCl)∶V(HNO3)∶V(H2O)=50∶3∶50的混合溶液对ITO进行不同温度的刻蚀试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表明,在35℃经30 nm/min刻蚀能得到图形边缘质量良好和表面无残留物的ITO图形;在同等条件下刻蚀的PLZT薄膜,刻蚀速率不及ITO的2%,表明该刻蚀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 闻伟杨传仁张继华陈宏伟梁鸿秋张瑞婷
- 关键词:湿法刻蚀图形化
- 铁电薄膜移相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铁电薄膜移相器响应速度快、成本低、功耗和体积小,是一种模拟移相器,非常适合应用于相控阵天线特别是共形阵天线。介绍了4种主要的铁电薄膜移相器的结构、原理、性能和特点,指出分布型和全通网络型铁电薄膜移相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进一步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余桉杨传仁张继华陈宏伟王波张瑞婷
- 关键词:移相器铁电薄膜相控阵天线BST薄膜
- 电光材料在光学相控阵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综述了光学相控阵的发展背景,对不同电光材料铌酸锂(LiNbO3)、砷化镓铝(AlGaAs)、锆钛酸铅镧(PLZT)陶瓷和液晶制作的光学相控阵进行了阐述,简要介绍了近期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光学相控阵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梁鸿秋杨传仁张继华冷文建宋秀娟
- 关键词:光学相控阵液晶电光材料
- 基于FPGA的平板显示器件驱动电路的设计被引量:12
- 2006年
-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平板显示器件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在FPGA内部设计了数字GAMMA校正、时基校正、时钟发生器、锁相环、I2C控制等模块,替代了各个专用集成芯片的功能,用数字技术取代传统模拟技术实现电路各模块,简化了电路;能够完成平板显示器件显示时序及控制方面的要求且控制灵活;能驱动大部分的平板显示器件,通用性好;设计了丰富的扩展信号接口,FPGA外挂SDRAM可应用于更大规模的平板显示驱动,可移植性强。采用高分辨率液晶投影显示屏LCX029CPT来验证所设计的驱动电路,通过电路实现,显示出质量很好的图像。
- 罗菊华杨传仁张继华陈宏伟
- 关键词:平板显示器件驱动电路FPGA伽玛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