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07-02A-01-01)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相关作者:于德水兰丽凤霍正旺白振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建模
  • 1篇点坝
  • 1篇油田
  • 1篇萨北油田
  • 1篇砂体
  • 1篇挖潜
  • 1篇挖潜措施
  • 1篇流型
  • 1篇内部构型
  • 1篇建筑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河道砂
  • 1篇河道砂体
  • 1篇非均质
  • 1篇非均质性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于德水
  • 1篇白振强
  • 1篇霍正旺
  • 1篇兰丽凤

传媒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曲流河砂体三维构型地质建模及应用被引量:23
2010年
针对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曲流河砂体,应用岩芯、测井和生产资料,采用"模式预测,分级控制"的砂体内部构型研究方法,由沉积单元、沉积微相、单一河道砂体、单一河道内部点坝砂体以及点坝内部构型5个层次分级描述,精细研究曲流河砂体内部构型,建立了点坝砂体侧积夹层的规模、产状等内部构型定量分布模式,利用国内外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资料总结了砂体宽厚比与侧积夹层倾角的关系,确定了描述侧积夹层产状的倾向、倾角、延伸和水平间距4个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序贯指示模拟与人机交互再处理的方法建立了小网格三维储层构型模型,提高了三维储层构型地质建模的效率。根据研究区内部构型与注采井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挖潜对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不同开采措施挖潜曲流河砂体点坝内部剩余油,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兰丽凤白振强于德水霍正旺
关键词:内部构型地质建模非均质性挖潜措施
萨北油田曲流型河道砂体建筑结构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面对高含水后期影响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等深层次的储层非均质性问题,特别对于曲流型河道砂体而言,其纵向上的非均质性及内部单砂体建筑结构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以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理论模式为指导,应用Miall的层次界面和结构要素分析法,采用"层次分析、模式预测"研究思路,结合油田密井网资料,对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沉积单元曲流型河道砂体建筑结构进行分级精细解剖。应用"废弃河道定边,砂体厚度定位"方法综合识别点坝砂体分布;详细分析砂体内部侧积体和侧积夹层空间分布规律,并求得点坝内部定量判断侧积层倾角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井点数据的砂体内部三级界面-侧积夹层三维地质模型,为高含水后期综合调整,剩余油挖潜提供地质依据。
于德水
关键词:建筑结构河道砂体点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