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10076)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周春燕姜建成李恒川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基于价值认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大学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引领、价值观传承的主要渠道。要从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形态认同过程实质上是价值契合的过程,只有契合大学生的本质需求,大学生才能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重点探讨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路径。
- 周春燕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安全大学教育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被引量:5
- 2014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建设能力和实践方式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现实境遇与社会网络化、泛商品化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待进一步理论凝炼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完善各项社会制度,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和社会基础,努力营造知行合一的社会环境。
- 周春燕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境遇
-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2013年
-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是科学探讨唯物史观本真内涵,发挥唯物史观现实指导作用的理论旨趣,而且是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价值,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导向、引导功能的实践指向。坚持唯物史观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凝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中坚持常识化教育,在差异性社会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利益机制。
- 周春燕姜建成
-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旨趣实践指向
-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2
- 2013年
-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独创的话语逻辑,深刻蕴含着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科学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内在统一。"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本质确认,是马克思推动社会变革的实践反思,也是马克思创造人类幸福生活的价值指向。研究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旨在加深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正确认识现实历史的社会性质,深刻反思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式,按照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旨要义引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
- 姜建成周春燕
-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接受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接受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信息失真和丢失的现象,存在着接受障碍,影响其接受效果。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接受障碍及其优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 李恒川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