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215)

作品数:5 被引量:75H指数:4
相关作者:罗天宏周红章于晓东杨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自然保护
  • 3篇多样性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卧龙自然保护...
  • 3篇保护区
  • 2篇地表甲虫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松林
  • 2篇落叶松
  • 2篇落叶松林
  • 2篇甲虫
  • 2篇不同恢复阶段
  • 1篇生境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林业
  • 1篇林业活动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四川卧龙国家...

作者

  • 5篇于晓东
  • 5篇周红章
  • 5篇罗天宏
  • 2篇杨建

传媒

  • 3篇昆虫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Zoolog...

年份

  • 5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边缘效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地群落交错带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2
2006年
本文研究了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表甲虫群落在天然落叶阔叶林森林边缘与森林内部和周围草地间多样性差异,在科级水平上探讨边缘效应对地表甲虫群落的影响。调查共设5个重复样带(间距大于500m);每个样带以距离梯度(25m)的方式设置样点,分别由边缘深入到森林内部和草地中央100m,共设45个样点,通过巴氏罐诱法调查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和季节变化。本研究采集甲虫标本4736号,隶属于28个科,步甲科、隐翅虫科和叩甲科分别占总数的49.5%、23.5%和13.0%,共同构成本研究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甲虫的个体数量从森林内部、边缘到周围草地依次降低,而科多样性和均匀度则依次增高,都达到了显著差异。主坐标分析(PCoA)排序表明,森林内部和周围草地间的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差异较大;而森林边缘的群落组成与两者都有较高程度的相似性,反映了森林边缘的地表甲虫群落已经与森林内部的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分化,除了森林物种成分外,还包含了若干从周围草地环境扩散来的物种成分。从季节动态看,森林边缘和森林内部在丰富度和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曲线方面相似性更高;捕食类和腐食类地表甲虫的季节变化在森林内部和边缘相似性更高,而植食类则在森林边缘和草地的相似性更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枯落物覆盖率是影响地表甲虫科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决定因素,枯落物厚度和林冠层覆盖率是决定甲虫个体数量分布的重要因素。以上结果表明,在科级水平上,地表甲虫群落在天然落叶阔叶林边缘已经与森林内部生境发生分化,而且正在加剧的森林片断化进程将会产生更多的森林边缘,因此,保留大面积的天然落叶阔叶林免受破坏和干扰是保护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必要措施。
于晓东罗天宏周红章杨建
关键词:地表甲虫多样性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甲虫的多样性被引量:28
2006年
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以落叶松种植林邻近的天然落叶阔叶林(100年生,5块样地)为对照,分别选择刚种植(5年生)、幼年期(15年生)和成熟期(45年生)的3种落叶松林各4块样地,每个样地4个重复,研究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甲虫的多样性。通过巴氏罐诱法取样,采集甲虫标本共7444号。步甲科、隐翅虫科和拟步甲科分别占总数的40·2%、38·3%和6·4%,共同构成本研究地区的优势类群。甲虫的科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在3种落叶松林内显著高于天然林,且在3种落叶松林中,刚种植的最高,幼年期的最低;个体数量正相反,天然林显著高于落叶松林,而且3种落叶松林内,幼年期最高,刚种植的最低。主坐标分析排序和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树龄的落叶松林和天然阔叶林间的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成熟期落叶松林与幼年期落叶松林和天然阔叶林有较高的相似性。甲虫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在3种落叶松林内相似性很高,与天然阔叶林差异显著,而科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季节变化在3种落叶松林以及天然阔叶林间相似性都很低。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林冠层、草本层及枯落物的高(厚)度和覆盖率是决定科丰富度、个体数量、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决定因素。以上结果表明,在科级水平上,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在不同树龄的落叶松林以及天然落叶阔叶林内存在显著差异,虽然成熟期的落叶松林已经具有了部分天然阔叶林的甲虫群落特点,但仍无法完全恢复到天然林的群落水平。因此,在鼓励森林恢复的同时,保留大面积的天然落叶阔叶林免受破坏和干扰仍然是保护地表甲虫群落的必要措施。
于晓东罗天宏杨建周红章
关键词:地表甲虫多样性卧龙自然保护区
林业活动和森林片断化对甲虫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对策被引量:29
2006年
森林片断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林业活动是导致森林片断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在森林恢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尺度、局域尺度以及生物地理尺度(大尺度)3个生态尺度分析林业活动和森林片断化对甲虫多样性的影响。在小尺度下,林业活动能够通过改变森林生境或微生境的类型和特性而影响甲虫物种分布。在局域尺度下,林业活动(尤其是森林砍伐)往往能提高许多甲虫类群(如步甲)的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这主要与来自周围环境物种扩散以及保留了若干耐受新环境能力较强的森林物种有关;然而,对森林生境依赖性很强的特有种受到了森林片断化的负面影响,面临局域种群灭绝的危险。在生物地理尺度下,林业活动(伐木或森林恢复)使森林生境单一化、异质性降低,从而导致对森林生境变化敏感的物种种群数量降低甚至灭绝。基于以上结果,可以归纳出3个基本原则用于指导林业管理,既能保证林业经济收益,又能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首先,保留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作为特有种的栖息环境基地,为这些物种在将来森林恢复后重新定居提供资源;其次,由于保护区内原始森林面积有限,且所代表的生境类型有限,所以发展依据自然干扰模式的新伐木方法十分必要;最后,依据自然规律(如火灾)进行森林恢复和天然演替,避免森林的单一化,丰富森林生境类型。
于晓东罗天宏周红章
关键词:林业活动生物多样性甲虫生境自然保护
阎甲采集方法的比较及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结合阎甲的生活习性介绍了野外采集阎甲科昆虫的方法,主要分为客观采集法(包括引诱物法、土网筛法、巴氏罐诱法和灯诱法)和特殊生境(树皮下、动物巢穴和储藏物)主观采集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特性和优缺点,认为引诱物法采集效率最高。通过分析各种方法所采集的主要阎甲种类,说明主观采集法的类群针对性强。探讨各种采集方法在不同研究方向的现状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罗天宏于晓东周红章
卧龙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不同恢复阶段的嗜尸性甲虫物种多样性被引量:7
2006年
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天然落叶阔叶林(约100年生)为对照,选择新种植(5年生)、幼年(15年生)和成熟(45年生)的3种落叶松种植林,采用引诱法分别在地表和地上1·5m处取样,研究处于不同恢复阶段林地中的嗜尸性甲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格局。共采集甲虫标本3066号,其中隐翅虫、球蕈甲和埋葬甲科分别占总个体数的43·71%、31·83%和17·97%。嗜尸性甲虫的多度格局呈对数正态分布,随着落叶松林树龄的增长,其分布格局更加接近天然林。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在3种落叶松林内均显著低于天然林,且在3种落叶松林中,新种植的最低。主坐标分析排序和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树龄的落叶松林和天然阔叶林间的嗜尸性甲虫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落叶松种植林尚无法取代天然落叶阔叶林在维持嗜尸性甲虫物种多样性中的作用。
罗天宏于晓东周红章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