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FRF-BR-13-011)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何中清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功能—认知视角下的构式隐喻理论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本文在功能—认知视角下探讨构式隐喻理论框架。该隐喻理论框架整合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将隐喻识别为小句构式,强调隐喻的产生机制是经验域或表征方式的映射和整合。构式隐喻理论框架的提出有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隐喻理论模式,用于各种隐喻现象的系统描述和分析,从而融合隐喻的意义和形式层面研究,探索新的隐喻研究思路。
- 何中清
-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和问题被引量:5
- 2014年
- 自1976年Halliday首次提出"语法隐喻"概念以来,语法隐喻成为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研究没有很好地解决语法隐喻的发展、分类、产生机制及其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语法隐喻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分类应当采用语言功能和语言层次结合的综合模式。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是小句表征方式之间或内部的映射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语法隐喻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是相同的语言现象,它们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
- 何中清
- 关键词:语法隐喻
- 语法隐喻中的映射和整合被引量:4
- 2013年
- 语法隐喻理论从语言层次观出发探讨语言中的隐喻现象,但是缺乏对其产生机制的认知阐释。本文尝试引入"映射"和"整合"等概念从语言范畴的角度解释语法隐喻的加工过程,并据此探讨语法隐喻中各种类型的映射和整合现象。研究表明,语法隐喻的加工过程是小句表征方式之间的映射和整合,即关系式构式和作为式构式之间的互相映射和整合,共分为两个大类24个小类。本研究有助于重新认识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规范其分类,并为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的映射和整合提供语言学范畴依据,以期建立一个统一的隐喻理论框架,探索隐喻研究的新方法。
- 何中清
- 关键词:语法隐喻及物性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