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05022)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圣怡戴一帆吕海宝颜树华胡晓军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光学
  • 3篇调制器
  • 3篇空间光调制器
  • 3篇光调制
  • 3篇光调制器
  • 3篇二元光学
  • 1篇电子学
  • 1篇寻址
  • 1篇衍射
  • 1篇衍射光学
  • 1篇衍射光学元件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优化设计
  • 1篇元件
  • 1篇元件设计
  • 1篇阵列
  • 1篇透镜
  • 1篇透镜阵列
  • 1篇微透镜
  • 1篇微透镜阵列

机构

  • 5篇国防科学技术...

作者

  • 5篇戴一帆
  • 4篇李圣怡
  • 3篇颜树华
  • 3篇吕海宝
  • 1篇杨智
  • 1篇郑子文
  • 1篇胡晓军

传媒

  • 1篇光学技术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应用光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利用光束整形器件阵列消除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黑栅"效应被引量:4
2003年
研究了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中由于低开口率所引起的"黑栅"效应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纯相位型光束整形器件阵列的"黑栅"消除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用Gerchberg Saxton相位恢复算法来设计光束整形器件的基本思路,给出了光束整形的结果。理论分析及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相邻像素之间的黑带。
颜树华戴一帆吕海宝李圣怡
关键词:空间光调制器SLM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灰度掩模制作系统被引量:15
2004年
提出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灰度掩模制作新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构造了相应的实验系统。同时制作了闪耀光栅、菲涅耳透镜以及Dammann光栅等二元光学器件的灰度掩模。该方法采用逐个图形曝光的方式使其具有内在的并行特性 ,可大大提高灰度掩模的制作速度和精度 。
颜树华戴一帆吕海宝李圣怡
关键词:光电子学空间光调制器二元光学
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黑栅”效应的消除方法被引量:14
2002年
提出了两种消除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由于低开口率所引起的“黑栅”效应的方法 :利用衍射微透镜阵列的方法和利用纯相位型光束整形器件阵列的方法 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微透镜阵列和光束整形器件阵列的设计思想 ,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异同点 采用杨一顾相位恢复算法得到了光束整形结果 理论分析及仿真计算表明
颜树华戴一帆吕海宝李圣怡
关键词:空间光调制器微透镜阵列二元光学光学信息处理
混合遗传算法在二元光学元件设计中的应用
在二元光学元件的优化设计中,利用遗传算法是较好的新思路,然而,由于遗传算法局部的寻优能力较差,名义上的全局最优解有时比不上能偶尔搜索到全局最优解的局部优化算法。为了解抉这个问题,介绍了一种将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
杨智戴一帆
关键词:混合遗传算法二元光学达曼光栅
文献传递
控制三维光场的纯相位衍射光学元件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07年
为提高纯相位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效果,实现高衍射效率的三维光场衍射传播控制,在原有GS迭代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相位加权迭代优化设计算法。此算法的特点是,建立多衍射输出平面迭代加权算法模型,并通过反馈各个设计输出平面在迭代计算过程中的设计误差,引入一定的相位动态加权整调策略,以达到更加优化的设计效果。以此算法设计一个纯相位衍射光学元件,将输入的高斯光束在距离输入面300 mm^400 mm内的每个平面上变换为2×2等强度光束阵列。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此方法在原有算法基础上能进一步改善算法的收敛效果,提高整体设计质量,实现更加优化的运算。
胡晓军郑子文戴一帆李圣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