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050)
- 作品数:28 被引量:279H指数:10
- 相关作者:裴建中许宏科钱超代亮沙爱民更多>>
-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抗车辙稳定性的多孔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被引量:11
- 2012年
- 为了对多孔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比选和优化,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建立粗集料骨架结构的力学模型,对空隙率相近但级配不同的PAC-13骨架结构进行虚拟试验,并通过粗集料的CBR,混合料的车辙、剪切、飞散、劈裂等室内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空隙率相近但级配不同的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抗飞散性能差异显著;对于PAC-13,将9.5~16mm和4.75~9.5mm的颗粒含量之比定义为粗值,粗值大有利于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粗值小有利于混合料抵抗飞散;推荐PAC-13的最佳粗值区间为0.8~1.1,并根据这一指标优化了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将9.5mm筛孔通过率由60%~80%调整为56%~68%;优化后粗集料骨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混合料的抗车辙稳定性显著提高.
- 蒋玮沙爱民肖晶晶王振军
- 关键词:道路工程多孔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虚拟试验
- 考虑大货车横向稳定性的平曲线设计控制指标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研究驾驶员行为和道路线形指标对大货车横向稳定性的影响,选择六轴半挂车为典型车型,采用Trucksim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车辆动力学闭环仿真模型,以侧向加速度作为大货车横向失稳风险评价指标。基于统计学的理论,运用MATLAB回归建立大货车侧向加速度预测模型,得到了不同设计速度条件下典型车型的极限最小转向半径值。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自由度大货车模型,考虑横向滑移条件计算得到的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比我国标准所规定的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在各级设计速度条件下均大10%左右。研究成果量化了驾驶员行为和道路线形指标对大货车横向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平曲线设计控制提出了建议指标,对今后道路安全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 张驰华贵龙张敏
- 关键词:道路工程平曲线设计
-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分负载调度算法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节省传感器节点能量,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可分负载调度(DLSW)算法.DLSW算法以LEACH协议为基础,分群内和群间两阶段进行任务调度.在群内调度阶段,群内节点共享同一信道,相继向群首发送数据;在群间调度阶段,群首节点和SINK节点之间独立的信道使得群首将群内节点报告的数据融合后,并行向SINK节点传送结果,同时完成数据发送.DLSW算法通过去除节点间的通信干扰使得总任务完成时间减少、资源利用率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规模的网络环境下,DLSW算法可以使总任务完成时间减少20%,网络能耗减少10%.
- 代亮许宏科陈婷
-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调度数据融合
- 基于永久变形试验的沥青混合料损伤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为分析沥青混合料的损伤特性,进行了两种沥青混合料的重复荷载永久变形试验,采用Kachanov损伤律推导了沥青混合料的损伤演化方程,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损伤参数.结果表明,耦合损伤的力学模型较好地描述了沥青混合料三阶段的变形特性.在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损伤单调增加,而接近破坏时损伤会急速发展;在较高的应力和温度条件下,损伤值较大,且损伤发展较快.荷载作用次数达到流动数时,2种沥青混合料的损伤值基本介于0.14~0.15之间,表明在永久变形的迁移期和稳定期同样存在损伤,只是损伤值较小,并且可以近似看成线性损伤,但将其忽略是不合理的.
- 张久鹏李彦伟裴建中王秉纲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
- 基于MapReduce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处理大规模数据集耗时长且受内存限制的特点,将局部多模型方法与MapReduce编程模式相结合,提出一种并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模型由两组MapReduce过程组成,首先按照输入样本集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操作,再对聚类后得到的子类按输出样本集进行二次聚类操作,分别得到局部模型数目和各局部模型综合加权输出计算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并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加速比和可扩展性。
- 代亮许宏科陈婷钱超梁殿鹏
- 关键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加速比可扩展性
- 基于改进层次模糊法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技术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目前国内外对于坑槽的修补技术较多,但是在具体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养护决策尚未有好的解决方法。因此,如何在考虑费用、寿命、效率等因素的情况下对这些修补技术进行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就尤显重要。现有的养护技术评价方法存在着主观性较强、指标单一和指标取值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评价结果偏差较大。笔者综合了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指标,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和统计学法,建立了针对坑槽修补技术的改进层次模糊评价体系。运用该体系对坑槽修补技术进行优选,并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 张驰周博闻
- 关键词:坑槽层次分析法
- 基于MapReduce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被引量:17
- 2014年
- 针对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处理时间长且受内存限制的特点,对时序样本数据设计了基于MapReduce的并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模型由三组MapReduce过程组成,分别求解由历史数据所构成叉积矩阵的特征向量和标准正交特征向量,用来预测未来参数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矩阵和未来时刻回归参数的估计量。设计并实现了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并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apReduce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加速比和可扩展性,适合于大规模时序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 代亮许宏科陈婷钱超梁殿鹏
- 关键词:MAPREDUCE多元线性回归加速比可扩展性
- 一种基于SVM的路面影像损伤跨尺度识别方法被引量:10
- 2013年
- 针对路面裂缝识别精度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精确快速检测路面破损图像的跨尺度识别方法。在影像的空间域中,将路面影像根据一定的阈值分为若干个不同尺度的特征影像,根据不同路面损伤影像特性选择若干最佳损伤识别尺度影像有效叠加为跨尺度影像模型,设计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machine,SVM)的"1Vm"道路损伤影像裂缝模式识别器,可以有效提取细裂缝和粗裂缝。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路面破损图像识别的精度和效率,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出路面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 沈照庆彭余华舒宁
- 关键词:路面损伤SVM道路工程
- 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级配分形特性与力学指标被引量:10
- 2013年
- 为了定量评价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SLSM)的级配特性,运用分形理论提出了SLSM集料质量分形分布函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不同级配SLSM-40的质量分形维数,建立了集料质量分布与分形维数的关联模型,分析了分形维数与SLSM-40体积指标的关系,并通过强度试验和简单性能试验研究了SLSM-40的力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在2.60左右时,SLSM-40的体积指标均符合技术要求;分形维数在2.55~2.60之间时,SLSM-40的级配均匀性良好;随着粒径增大,粘聚力增大,SLSM-40中粘聚力对整体强度贡献率约为50%,比普通沥青混合料提高了1~2倍,而内摩擦角减小5°~10°;20℃试验条件下,SLSM-40抗压回弹模量比AC-25提高了1 869MPa,为AC-25的2.6倍;不同试验温度条件下,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大,SLSM-40的动态模量逐渐增大,相位角随温度和加载频率的变化规律与动态模量相比差异较大,并且温度越高,动态模量指标越小,SLSM-40的抗永久变形能力下降。
- 江晓霞覃润浦高文阳沙爱民常明丰
- 关键词:道路工程
- 基于混合Markov模型的ETC收费数据挖掘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ETC收费数据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运营管理中的问题成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迫切需求.本文选取ETC历史数据构建路径序列事务数据库,针对基本Markov路径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低、覆盖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Markov路径预测模型预测高速公路车辆路径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实现了高速公路ETC车辆未来通行状态的预测,同时检测出异常的路径序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可靠,总体预测准确率达到83%以上,能够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开展收费稽查、提高ETC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 钱超许宏科代亮李曙光
- 关键词:公路运输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