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J033)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萧霁虹段鹏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 云南与东南亚的瑶族宗教文书被引量:4
- 2016年
- 伴随着瑶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瑶族宗教文书从中国南方流传至东南亚,并进而流传到欧美。流传于德国、美国、英国等国的瑶族宗教文书有不少是源自中国云南、广西及东南亚诸国。与国外相比,国内对瑶族宗教文书的搜集、整理、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云南瑶族宗教文书种类齐全,内容丰富,不仅涉及瑶族宗教仪式,涉及瑶族宗教与道教经典的关系,也涉及瑶族的历史迁徙、语言文字、伦理道德、习俗风尚等,对瑶族宗教文书进行广泛搜集、细致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云南与东南亚以及欧美瑶族的文化交流与发展现状,促进瑶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也有助于拓展中国宗教文献研究对象和领域,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与视野。
- 萧霁虹
- 关键词:瑶族
- 从碑刻看云南与妈祖信仰被引量:4
- 2014年
- 本文通过目前发现的明清碑刻资料,对云南与妈祖、云南与福建的关系,特别是历史上云南妈祖信仰的状况进行考察探究。
- 萧霁虹
- 关键词:碑刻妈祖信仰
- 云南剑川白族道教朝北斗科仪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道教祭祀北斗的斋醮仪礼,随着道教传入云南,在云南许多有道教信仰的地方均有传承,除汉族之外,在大理白族等少数民族中至今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祭祀北斗的仪式。本文以云南剑川白族"正一灵宝符箓派"的朝北斗为例,记录、探讨至今在云南传承的古朴、虔诚而具民族特色的北斗信仰。
- 萧霁虹
- 关键词:白族道教
- 云南民间道教传度奏职仪式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云南民间道教是早期巫教与五斗米道融合并呈现地域特色的一种区域道教,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度"是道教的一种入教仪式,"奏职"异同于"授箓",均为道士获得宗教神职的一种"教阶制"。云南族群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以及社会历史条件,孕育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民间道教,并形成了"传度·奏职"这一宗教的核心仪式。云南民间道教的"传度·奏职"仪式,深刻反映了不同的族群对一种宗教的自觉接收并转化运用的过程,说明了道教的民族性、包容性,彰显了民间道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纽带作用。
- 萧霁虹吕师
- 道教仪式传统对白族本主庆贺仪式的影响——以大理剑川白族地区道教科仪为中心的考察
- 2019年
- 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信仰,它在白族聚居的大部分地区流传。祭祀本主是白族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其中,以每年本主圣诞日举行的庆诞法会最为隆重。道教在白族地区的传播过程中,特别是在主持白族本主庆诞法会中,凭借自身丰富的仪式传统,逐渐形成了富有道教特色的白族本主庆贺仪式。道教与白族本主信仰之间通过双向互动,一方面白族本主信仰得到整合延续,另一方面道教亦进一步深入到白族地方社会之中。
- 段鹏
- 关键词:道教仪式
- 道教长春派与《玉阳施食》科仪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明代高道刘渊然在云南创立道教长春派,本文试图通过对其相关碑刻资料的研读,以及近年搜访到的长春派科仪文献研究,结合历史文献、档案资料和田野访谈材料,理清道教长春派这一地方道教派别的历史脉络,并试图对长春派在民间流传的科仪、文献进行探讨。
- 萧霁虹
- 关键词:道教科仪
- 刘渊然的养生著述 兼论藏外道教养生文献的抢救与整理
- 2015年
- 刘渊然是明初道教宗派发展史上有特殊贡献与地位的高道,作为净明嗣师,兼得清微、灵宝二派和全真道南北二宗诸家法术。期望随着《云南道教经典搜集与研究》项目的深入拓展,能在民间发现其存世著述,尤其是聋五南期间的著述,并对其进一少考证完善。
- 萧霁虹晏祥磊
- 关键词:著述养生道教经典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