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4404110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143H指数:5
- 相关作者:马旭李泽华谢俊锋陈国锐梁仲维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双季稻区杂交稻机插秧低播量精密育秧试验被引量:61
- 2014年
- 根据杂交稻种植少本稀植的要求,该文以杂交稻天优998和五优308为材料,采用机械化精密田间育秧试验方法,研究了4种秧盘和4个播种量水平对机插杂交稻秧苗成毯效果、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钵体毯状秧盘播种量在65 g/盘以上、毯状秧盘在45 g/盘以上、窄行秧盘在36 g/盘以上,应用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水稻田间工厂化育秧精密播种机”进行精密播种,采用常规田间育秧管理育成的秧苗成毯效果能满足机插的要求;不同秧盘类型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4种不同秧盘育秧方式中,以钵盘培育的秧苗素质最好,整齐性也最好,钵毯秧苗次之,毯状秧苗与窄行秧苗相差不大;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较大,不同播种量之间,秧苗素质各项指标的差异都达显著水平,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素质明显下降,表现为叶龄减少,苗高变矮,苗茎宽变细,根长变短,百株鲜质量、百株干质量和百株根质量都变轻;而秧盘与播种量的交互作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不显著;从栽插质量和满足栽插的农艺要求角度看,对杂交稻天优998而言,钵毯和毯状秧盘的最佳播种量范围为65~80 g/盘,窄行秧盘的最佳播种量范围为52~64 g/盘,钵盘的最佳播种量范围为41~50 g/盘。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解决杂交稻机插秧技术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李泽华马旭谢俊锋陈国锐郑志雄谭永炘黄益强
- 关键词:机械插秧杂交稻秧盘
- 基于机器视觉和BP神经网络的超级杂交稻穴播量检测被引量:24
- 2014年
- 为了保证秧盘上每穴超级稻种子数量一致,实现精密播种作业,需对播种性能进行准确检测,但超级杂交稻播种到秧盘中,多粒种子存在粘连、重叠、交叉等情况,传统的面积、分割算法对上述情况播种量检测精度低,因此需提高上述情况种子播种量检测精度。考虑到种子连通区域的形状特征反映种子数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BP神经网络超级杂交稻穴播量检测技术。针对超级稻颜色特征,采用RGB图像中红色R和蓝色B分量组成的2×R-B分量图和固定阈值法获取二值图像;投影法定位秧盘目标检测区域和秧穴;提取连通区域10个形状特征参数,包括面积、周长、形状因子、7个不变矩,建立BP神经网络超级稻数量检测模型,检测连通区域为碎米/杂质、1、2、3、4和5粒以上6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6种情况的检测正确率分别为96.6%、99.8%、97.2%、92.5%、86.0%、94.3%,平均正确率为94.4%,每幅图像平均处理时间0.823s,满足精密育秧播种流水线在线检测要求;研究结果为实现精密恒量播种作业提供参考。
- 谭穗妍马旭吴露露李泽华梁仲维
- 关键词:神经网络图像处理种子超级杂交稻机器视觉
- 气动振动式匀种装置工作参数的优化及试验被引量:14
- 2014年
- 为了提高杂交稻在低播种量时的播种性能,对水稻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机气动振动匀种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通过振动分析确定了振动匀种装置稳定均匀排种的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播种量分别为45g/盘、65g/盘和85g/盘时,气源排储比A、V-T振盘筛分板的梯形半差C和安装角β对播种合格率和空穴率的影响规律,得到3种播种量的最佳参数组合分别为气源排储比A为0.036/40,梯形半差C为5mm,安装角β分别为-4°、0°、+4°。最佳参数组合下的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为45g/盘、65g/盘和85g/盘时的播种合格率分别为88.33%、90.83%和93.06%,空穴率分别为1.67%、0.56%和0%,播种性能能够满足超级杂交稻和杂交稻低播种量精密播种的技术要求。
- 齐龙谭祖庭马旭陈国锐谢俊锋邝健霞
- 关键词:农业工程水稻育秧正交试验
- 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49
- 2014年
-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栽植机械化已成为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主攻方向。本文在收集、整理我国水稻栽植机械装备与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现有栽植装备的不足之处,并总结了水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发展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尤其是突破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机械栽植问题的方法,最后指出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趋势。
- 马旭李泽华梁仲维谭永炘江立凯
-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育秧杂交稻
- 振流式精密播种装置种层厚度检测及控制系统研制被引量:13
- 2012年
- 为提高振流式精密播种装置的播种合格率和播种稳定性,减少种子流动性的不同对播种合格率的影响,研制了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种层厚度检测和控制系统,对播种过程中的播种量实现全程监控和自动控制。试验表明:自动控制系统能有效检测出匀种装置筛分板上种层厚度的变化,并根据播种时种子流动性的不同,调整供种装置的振动幅度和频率,使种层厚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之内,调整时间约为4.32s;且当种子流动差异性过大时能有效报警;采用检测和控制系统后振流式精密播种装置杂交稻2~5粒/穴或取秧面积的播种合格率由80.1%提升到87.3%。该研究为杂交稻精密育秧播种装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谭祖庭马旭齐龙谢俊锋
- 关键词:超声波传感器杂交稻播种装置
- 基于超声波的种层厚度检测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 为了检测振流式精密播种装置播种过程中的播种量,进而对播种量进行有效控制,提高装置的杂交稻2粒/穴(或取秧面积)播种合格率,设计了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种层厚度检测系统,对播种过程进行实时检测。通过检测试验以及程序线性回归校正...
- 谭祖庭马旭齐龙陈国锐谢俊峰
- 关键词:精密播种装置杂交稻超声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