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地震局科研基金(201109)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发裴红云李罡风戚浩朱生水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地震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3篇地震波
  • 3篇震波
  • 3篇中小地震
  • 3篇小地震
  • 2篇地震波衰减
  • 2篇地震矩
  • 2篇断裂带
  • 2篇余震
  • 2篇谱分析
  • 2篇郯庐断裂
  • 2篇郯庐断裂带
  • 2篇裂带
  • 2篇波谱
  • 2篇波谱分析
  • 1篇地震波谱
  • 1篇延迟时间
  • 1篇应力降
  • 1篇震源
  • 1篇震源参数

机构

  • 7篇安徽省地震局

作者

  • 7篇李发
  • 3篇戚浩
  • 3篇李罡风
  • 3篇裴红云
  • 2篇张佑龙
  • 2篇赵希磊
  • 2篇朱生水
  • 1篇王琐琛
  • 1篇汪贵章
  • 1篇凌学书
  • 1篇戈宁
  • 1篇王行舟
  • 1篇倪红玉
  • 1篇张炳
  • 1篇程鑫
  • 1篇陈宇卫
  • 1篇黄显良
  • 1篇刘泽民
  • 1篇张学应
  • 1篇沈小七

传媒

  • 2篇华南地震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山西地震
  • 1篇高原地震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郯庐断裂带南段及邻区中小地震地震波衰减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安徽省测震台网记录的波形资料,采用单震多台拟合方法计算了郯庐断裂带南段及邻区中小地震地震波的振幅衰减系数K值和卓越频率衰减系数α值,分析研究K值和α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讨论与华东地区中强震之间的对应关系及与QC值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中长期地震预报和震后趋势判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发戚浩程鑫王琐琛倪红玉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南段及邻区中小地震视应力的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安徽地区测震台网记录的波形资料,采用波形分析和反演的方法计算了郯庐断裂带南段及邻区中小地震的视应力,分析研究视应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讨论其与地震矩等震源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利用提取的地震震源谱数据计算得到郯庐断裂带南段及邻区中小地震的视应力值为0.05~0.9MPa,平均为0.20MPa,以此可作为该区域的背景应力水平;②时间变化显示视应力在黄海ML5.1、江西九江ML6.0及河南太康ML5.0地震前呈现持续高值异常状态,震后趋于正常水平,而江西九江6.0级地震后视应力再次出现高值异常,随后发生了安徽定远ML4.7地震,一定程度上说明郯庐断裂南段及邻区中小地震的高视应力水平与华东地区中强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③空间分布显示高视应力集中区与地震高辐射能区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位于嘉山—滁州段的皖、苏交界区附近和庐江县附近,该区域相继发生过定远4.7级和安庆4.8级地震,并推断认为庐江县附近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危险性可能更大,值得高度关注;④视应力随着地震矩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明显,拐角频率与地震矩大体呈负相关。
李发戈宁王行舟凌学书张炳
关键词:视应力地震矩郯庐断裂带
安庆4.8级地震序列的地震波谱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安徽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安庆4.8级地震序列波形资料,开展地震波谱研究,求取了零频位移谱值、应力降和地震矩等震源参数。分析了纵、横波零频谱值比和应力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震源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庆4.8级主震后,纵、横波零频位移谱值比和应力降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为主震—余震序列的最大余震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发现震源参数与震级有一定相关。
李发李罡风裴红云赵希磊张柄
关键词:波谱分析震源参数应力降地震矩
安庆4.8级地震余震的波速比和波谱异常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安徽数字地震台网安庆台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单台法,计算2011年1月19日安徽安庆4.8级地震余震的波速比及利用Matlap程序计算其卓越频率,得出以下分析结果:1)波速比存在高低值异常分布,低值地震沿断裂带分布,对应地震的高频度、高强度阶段,表明该地震序列是在波速比低值异常状态下发生;处于序列后半段的余震,波速比则呈现整体高值状态,并沿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分布,可能是受到震源区应力调整的影响。而整个序列波速比的平均值为1.740与该区域背景值1.730基本一致,可能反映了该区域基本处于较稳定状态,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2)主震后,波速比开始上升,几次较大余震前,均呈下降的趋势,震后开始回升。3)主震后,纵横波卓越频率比迅速下降,几次较大余震前均呈现异常低值(<1.0)的状态,之后上升的过程中发生较大余震。这些结果可为较大余震的预测提供参考。
李发戚浩郁见芳
关键词:波谱分析波速比
安庆4.8级地震的余震S波分裂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安徽数字地震台网安庆台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运行Matlap S波分裂程序,对2011年1月19日安徽安庆4.8级地震的余震序列开展S波分裂研究。结果表明,快S波偏振方向有两个优势取向,分别为N73°E和N94°E,初步判断为区域应力场导致的EDA裂隙系各向异性结果。其中快S波N73°E偏振方向与区域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N74°E基本相同,而快S波N94°E偏振方向稍有偏差,可能是由于4.8级主震产生的应力扰动引起的。慢S波延迟时间在0.82~10.92范围内变化,平均为2.84,主震后,延迟时间明显下降,可能反映了震后应力的释放过程,而几次较大余震前则处于上升高值状态,可能反映了较大余震前的应力积累过程。
李发李罡风张佑龙张学应朱生水裴红云赵希磊
关键词:S波分裂偏振方向延迟时间各向异性
安徽及周边地区小爆破的识别与判据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根据安徽测震台网记录的爆破与地震的数字资料,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对该区域记录的小爆破与小震级地震事件计算纵横波拐角频率和卓越周期,试图获得爆破和地震识别的定量指标。对比研究波谱特征,发现爆破与地震的纵横波拐角频率和卓越周期等存在明显差异,为该地区小爆破的识别,提供了新的判据。最后,对爆破与地震其他方面的判据特征进行了总结。
李发张佑龙汪贵章李罡风朱生水戚浩金燕裴红云
关键词:频谱分析爆破地震
安徽“霍山窗”中小地震的地震波衰减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安徽合肥台、六安台和豹子崖台记录到的2001—2010年安徽"霍山窗"发生的ML≥2.0地震的波形资料,计算了其振幅衰减系数K值和卓越频率衰减系数a值,分析研究了K值和a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其与华东地区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及与Qc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台站均记录到了明显的变化特征:①"霍山窗"ML4.0地震、江西九江MS5.7地震及河南太康ML5.0地震前6个月左右时间内,K值和a值均呈现持续下降的异常低值状态,平均下降幅度K值为20%—35%,a值为45%—51%,并于上升的过程中发震,震后趋于正常;②K值的平面分布特征显示,K值异常地震主要位于断裂带交汇区附近,并沿断裂带方向分布;③K值、a值与Qc值基本呈负相关.上述特征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域的地壳介质状态和研究中强震前后Qc的变化特征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该研究结果可能对中长期地震预报和震后趋势判断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李发黄显良陈宇卫沈小七刘泽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