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70496)

作品数:5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海英杨庆凯刘亚光倪红涛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大豆
  • 3篇抗性
  • 3篇灰斑
  • 3篇灰斑病
  • 3篇斑病
  • 2篇叶片
  • 2篇大豆叶
  • 2篇大豆叶片
  • 1篇乙烯利
  • 1篇生化物质
  • 1篇生化指标
  • 1篇糖含量
  • 1篇气孔密度
  • 1篇抗性机制
  • 1篇可溶性糖
  • 1篇可溶性糖含量
  • 1篇大豆品种

机构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杨庆凯
  • 5篇李海英
  • 4篇刘亚光
  • 1篇倪红涛

传媒

  • 3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菌物系统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分离与提取被引量:8
2003年
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均未萃取到具有致病组分的化合物。但用甲醇、乙醇、丙醇和硫酸铵等两种沉淀大分子物质的方法,却提取到了使大豆叶片产生典型病斑和致萎的化合物。该粗提物能引起大豆感病品种产生典型的蛙眼形病斑,由此可以肯定从培养滤液中提取的粗提物含有大豆灰斑病菌所产生的毒素。以二倍体积的甲醇来提取大豆灰斑病菌毒素是最为简单、快速的方法。
刘亚光李海英杨庆凯
大豆叶片结构与灰斑病抗性的研究 Ⅱ.大豆叶片组织结构与灰斑病抗性的关系被引量:35
2002年
对大豆灰斑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 ,主要包括栅栏组织层数、栅栏组织密度、上下表皮细胞密度、蜡质含量及叶比重等 ,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叶片的栅栏组织排列整齐、紧密 ,而且层数相对较多 ,可以抵抗病菌的侵入和扩展 ,成为抗病的一个结构屏障 ;抗病品种的叶片蜡质含量高于感病品种 ,表明大豆叶片本身具有的蜡质层是抵抗和延迟病原菌侵入的另一个结构屏障。在叶比重上 。
李海英刘亚光杨庆凯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抗性
乙烯利对大豆抗性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被引量:14
2004年
乙烯利作为一种外源化学因子,可诱导番茄、豌豆和萝卜等植物一系列的防御机能,使作物产生全面的抗病性,为植物病害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研究表明:乙烯利在适合浓度下,对大豆叶片内的总多酚、总黄酮、PAL活性和几丁质酶活性等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的生化指标均具有很好的诱导作用,其中0.01μg/mL的乙烯利对总多酚的诱导作用最强.乙烯利对大豆体内不同的抗性物质具有相似的生化诱导抗性机制.
刘亚光李海英杨庆凯
关键词:乙烯利大豆生化指标
大豆叶片结构与灰斑病抗性的研究 Ⅰ.大豆叶片气孔密度、茸毛密度与灰斑病抗性的关系被引量:24
2001年
采用火棉胶法和水合氯醛法研究了大豆叶片气孔密度、茸毛密度与灰斑病抗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叶片正面和背面的茸毛密度并没有什么差异 ;但抗病品种叶片正面及叶片背面的气孔密度明显少于感病品种 ,这是抗病品种抵抗菌丝侵入的第一结构屏障。
李海英倪红涛杨庆凯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气孔密度抗性机制
大豆品种感染灰斑病前后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被引量:10
2002年
对大豆灰斑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接种灰斑病菌前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前,抗感灰斑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并无明显差别;接种后,抗病与感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感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量大于抗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量。
李海英刘亚光杨庆凯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可溶性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