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1155G33)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单丽辉柴翠翠齐蕾王立峰翟丽丽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胃癌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蛋白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生成
  • 1篇原代培养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细胞
  • 1篇增殖细胞核
  • 1篇增殖细胞核抗...
  • 1篇人脑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王立峰
  • 4篇齐蕾
  • 4篇柴翠翠
  • 4篇单丽辉
  • 3篇韩伟
  • 3篇翟丽丽
  • 2篇杨迷玲
  • 1篇周敏
  • 1篇胡成乙
  • 1篇刘杨
  • 1篇李争艳
  • 1篇张丽红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SPARC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SPARC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PARC和VEGF的表达,用CD34标记胃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胃癌组织中,SPARC、VEGF和MVD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②胃癌组织中,SPARC主要表达于间质纤维母细胞的胞质,VEGF主要表达于癌细胞的胞质,且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Lauren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③胃癌组织中的MVD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Lauren分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④胃癌组织中,SPARC与VEGF的表达呈反比(P<0.01),且随着MVD的增高,SPARC逐渐减少,而VEGF则逐渐增加。结论 SPARC和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关系密切,SPARC抑制胃癌的血管生成,而VEGF则促进胃癌的血管生成。
杨迷玲翟丽丽马丽华齐蕾单丽辉柴翠翠胡成乙王立峰
关键词:胃癌SPAR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VD血管生成
人脑星形细胞瘤中p27kip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
2011年
目的:研究p27kip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探讨p27kip1蛋白在星形细胞瘤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SP免疫组化法对64例星形细胞瘤的p27kip1蛋白和PCNA表达进行观察。结果: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p27kip1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而PCNA则相反,两者的表达成显著负相关。结论:p27kip1表达的缺失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CNA能较客观地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张丽红齐蕾单丽辉柴翠翠韩伟王立峰
关键词:P27KIP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Tenascin,β-catenin,TGF-β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Tenascin、β-catenin、TGF-β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enascin、β-catenin、TGF-β1的表达。结果:①Tenascin主要表达于胃癌组织中癌相关纤维母细胞的胞质,且与胃癌的Lauren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显著(P<0.05);②β-catenin在胃癌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Lauren分型及分化程度关系显著(P<0.05);③TGF-β1在胃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的胞质,其表达强度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④Tenascin与β-catenin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Tenascin、β-catenin、TGF-β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β-catenin对间质中Tenascin的聚集具有抑制效应。
韩伟刘杨齐蕾单丽辉柴翠翠李争艳杨迷玲翟丽丽王立峰
关键词:胃癌TENASCINΒ-CATENINTGF-Β1免疫组织化学
周细胞的原代培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pericyte,PC)的原代培养和鉴定方法。方法:结合视网膜微血管的消化分离,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选择性培养PC,通过活细胞观察原代PC的形态、生长特性以及与血管碎片之间的关系,同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来鉴定PC。结果:选择性培养获得的PC的纯度达到95%以上,并能连续传代。该细胞呈长梭形或星芒状,漩涡或栅栏状生长,无接触性抑制,单核,偶见双核,核卵圆形,细胞浆丰富,α-SMA、PDGFR-β染色阳性。结论:通过对视网膜微血管的消化分离能够获得较为纯净的PC。
周敏翟丽丽齐蕾单丽辉柴翠翠韩伟王立峰
关键词:视网膜周细胞细胞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