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ZJ908-01-03-03)
-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少波谢起浪黄晓林彭欣仲伟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洞头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多样性被引量:18
- 2012年
- 为了解洞头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多样性,分别于2006年秋季(10月)和2007年春季(4月)对洞头列岛4个断面开展了春秋航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72种,包括软体动物44种,甲壳动物13种,藻类11种,多毛类2种,棘皮动物1种,其它动物1种。从季节来看,虽秋季航次的物种数(66种)稍高于春季(63种),但平均生物量和丰度却都是春季航次(分别为1 129.23 g/m2、707 ind/m2)明显高于秋季航次(分别为576.98 g/m2、461 ind/m2)。各断面主要优势种为疣荔枝螺、日本笠藤壶和粒屋顶螺等,它们占总生物量和丰度的60%以上。从多样性指数来看,洞头列岛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73±0.47,变化范围为0.83~2.10,物种丰富度指数平均为2.26±0.33,变化范围为1.99~2.95,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62±0.19,变化范围为0.29~0.85,辛普森优势度指数平均为0.70±0.18,变化范围为0.36~0.87。综合以上结果发现,洞头列岛各断面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且物种多样性较差,有向次生型群落结构演化的趋势,主要原因是过度采捕、生境破碎等人为干扰过于严重导致的。
- 仇建标彭欣谢起浪陈少波黄晓林仲伟余海滨冀德伟
- 关键词: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丰度优势种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