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JCX-EW-W09)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郭源邓罡华黄芝汪源王鸿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4篇振动光谱
  • 4篇光谱
  • 4篇和频振动光谱
  • 2篇光谱研究
  • 2篇光学
  • 2篇和频
  • 1篇电解质水溶液
  • 1篇短链脂肪酸
  • 1篇阴阳
  • 1篇油酸
  • 1篇振动
  • 1篇振动光谱研究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
  • 1篇水溶液
  • 1篇四氧化三铁
  • 1篇构型
  • 1篇光谱实验
  • 1篇光学研究
  • 1篇二次谐波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4篇郭源
  • 2篇黄芝
  • 2篇邓罡华
  • 1篇汪源
  • 1篇王鸿飞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和频光谱研究油酸包覆的Fe_3O_4纳米颗粒
2012年
采用红外-可见和频振动光谱研究了表面包覆油酸分子的Fe3O4纳米颗粒,得到了2种实验构型(构型1:可见光入射角63°,红外光入射角55°;构型2:可见光入射角45°,红外光入射角55°)和3种偏振组合(ssp,ppp,sps)下的和频振动光谱,比较了2种实验构型下和频光谱的特征,通过偏振分析方法对各个光谱峰进行了归属.
黄芝郭源
关键词:和频振动光谱四氧化三铁油酸
非线性光学研究水及电解质水溶液界面——空气/电解质水溶液界面特定阴阳离子效应
2012年
水及电解质溶液界面在物理、化学、环境及生物等各种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百年来科学家用各种实验及理论方法研究水及电解质溶液界面,试图理解其界面的结构及动力学。最近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离子能够影响电解质水溶液界面结构,可极化性大的阴离子甚至会在界面富集。本文综述了我们研究组近年来利用二阶非线性光学方法——非共振的二次谐波与和频振动光谱研究水及电解质溶液界面的进展。首先我们研究了空气/纯水界面非共振二次谐波信号的来源,研究结果证明了空气/纯水界面非共振二次谐波信号完全可以归结为电偶极贡献,为此方法在电解质溶液界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用偏振及对称性分析对空气/纯水界面和频振动光谱峰进行了归属,提供了纯水/空气界面结构新的物理图像。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几种电解质水溶液界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证明不仅可极化性大的离子会在水界面富集,并使界面层增厚,可极化性小的阴离子对界面层厚度也有影响,甚至阳离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界面水分子结构。
邓罡华王鸿飞郭源
关键词:电解质水溶液二次谐波和频振动光谱
利用和频振动光谱研究空气/短链脂肪酸界面的分子取向
2012年
利用和频振动光谱(SFG-VS)方法检测了5种短链脂肪酸分子(乙酸、丙酸、正丁酸、正戊酸及正己酸)在空气/纯液体界面的结构,得到了3种偏振组合(ssp,ppp,sps)下的和频振动光谱.通过偏振选择定则对各个谱峰进行了指认和分析,同时计算出空气/纯脂肪酸液体界面上脂肪酸分子的甲基取向角.对比发现,从丙酸到己酸,分子甲基基团的界面取向角随碳链的增长略有增大.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
黄芝郭源
关键词:短链脂肪酸和频振动光谱
和频与差频振动光谱实验构型的分析模拟被引量:1
2011年
实验构型分析是定量分析和频振动光谱的基础.变换实验构型,不仅要考虑某一振动模式信号强度的大小,还要考虑不同构型下的信号检测效率.现有的和频振动光谱实验构型分析主要考虑前者.本文探讨实验构型分析中所涉及的信号检测效率问题,模拟在共向式和频(差频)及对射式和频(差频)振动光谱实验中选取何种实验构型对采集信号光更加合理有效.利用相干光学过程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分析了入射角及入射光频率等因素对信号出射角的影响,并模拟了信号出射角与入射角及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得到了可选的入射角组合最多、出射角随入射光频率变化最小的实验构型.结果表明,和频振动光谱采取共向式实验构型,差频振动光谱采取对射式实验构型,有利于信号采集,进而有利于用实验构型分析方法对和频(差频)振动光谱进行定量研究.
汪源邓罡华郭源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和频振动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