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856)
-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宏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清末预备立宪中的外方因素:有贺长雄一脉被引量:16
- 2013年
- 有贺长雄与清末预备立宪关系密切。他为考察政治大臣端方和戴鸿慈起草了考察政治报告,之后又为考察宪政大臣达寿和李家驹讲解欧美、日本的宪法与官制,并对清政府筹备立宪提出较为系统的建议,核心是建立"责任内阁制"。其观点与建议,在考政大臣有关预备立宪的奏折中有明显体现,与预备立宪的整体思路乃至官制编纂、宪法拟订有很大关联性。受有贺长雄、穗积八束等人影响,清末预备立宪倾向于模仿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大权政治"模式,但如何处理大权政治下君主与内阁以及满汉官僚之关系,是困扰清末官制改革的主要症结。
- 孙宏云
- 关键词:官制改革
- 学术连锁:高田早苗与欧美政治学在近代日本与中国之传播被引量:7
- 2013年
- 欧美政治学的输入与传播为"近代东亚文明圈"形成的重要一环,作为早稻田政治学奠基者的高田早苗,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高田以早稻田大学作为据点,通过课堂教学和编译出版讲义及"早稻田丛书",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政治学著作引入日本,其中也体现了他的选择标准,即方法论上亲近实证主义,内容上倾向立宪帝国主义。高田的政治学著、译之作在清末被译成中文广为传播,为西方政治学在近代中国的建立提供了名词、概念、理论体系及方法论的参照,并且成为晚清士人思考民族国家问题的思想资源与论辩工具。这种知识流动的过程既是近代西方知识体系和学术话语向外扩张的结果,也是近代东亚学术连锁的体现。
- 孙宏云
- 关键词: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