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9JD042)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宁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主题

  • 1篇折子戏
  • 1篇舞台化
  • 1篇民俗
  • 1篇明清
  • 1篇《白兔记》

机构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篇王宁

传媒

  • 1篇民族艺术
  • 1篇浙江艺术职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明清民俗对折子戏之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明清民俗对折子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直接促使了折子戏的形成;二是推动了明清折子戏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三是民俗约束了折子戏的内容和主题;四是影响了折子戏的演出方式。这种影响宏观上可以看作戏曲某种程度和某些层面的"民俗化",由于民俗基因的注入,导致了生长在民俗土壤上的折子戏与成长在舞台上的折子戏具有了不同的禀赋和气质。
王宁
关键词:折子戏民俗明清
昆剧折子戏《白兔记·抢棍》的源、流、变被引量:1
2011年
湘昆折子戏《白兔记.抢棍》,其故事源头虽可上溯到《六十种曲》所收《白兔记》第十一出《说计》,但与其更为近似的则是明代无名氏编辑的《乐府歌舞台》"风"集收录的《三娘夺棍》散出。如果把《六十种曲》中的《说计》视作昆剧折子戏的"源"的话,《乐府歌舞台》的《三娘夺棍》无疑可以视作其"流",是文学本初步舞台化的记录和写实。而湘昆折子戏《抢棍》则可以视作"变",是文本经历比较长时间舞台化之后的产物和结果。从"源"到"流",再到"变",《抢棍》的变化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昆剧折子戏逐渐摆脱剧本、面向舞台,逐步发育其舞台技艺、丰富舞台表演的艺术流程。这一现象显然具有普遍性。它一方面显示了剧本"一剧之本"意义的弱化和消减,同时又彰显了艺人和演员的舞台创造相对于戏剧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显示了中国戏曲向着舞台的回归。
王宁
关键词:《白兔记》舞台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