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610011) 作品数:9 被引量:63 H指数:5 相关作者: 田大勇 杨爽 侯绍刚 康瑞琴 郑勇 更多>> 相关机构: 安阳工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 同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文化科学 更多>>
Fenton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某钢铁厂焦化废水,对影响Fenton试剂处理焦化废水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H_2O_2投加量、n[Fe^(2+)]∶m[H_2O_2]、p 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结果表明,对于该焦化废水最佳反应条件为:H_2O_2投加量50 m L/L(即每升水样投加量为50 m L),n[Fe^(2+)]∶m[H_2O_2]=1∶10,p H=3,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30 min,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70%~79%。该研究为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处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田大勇 许志 孙孟阳 吴定原 郑勇 侯绍刚关键词:FENTON试剂 焦化废水 COD去除率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市化妆品中铅含量 被引量:2 2014年 长期使用含有重金属铅的化妆品,可能影响使用者自身及其后代的身体健康。铅中毒能够引起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本文以某市市售化妆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铅含量,结果显示5种化妆品的铅含量在2-6mg·kg^-1以内,未超过国家标准所规定的40mg·kg^-1。该方法可用于市售化妆品中铅含量的测定,测得回收率在90.50%-94.0%之间,准确度良好。 康瑞琴 杨爽 王蓓蕾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化妆品 铅 花生壳活性炭对含Cr^(6+)废水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研究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的花生壳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溶液p H值、吸附剂量、吸附时间、温度、振荡速率、Cr^(6+)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花生壳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条件。通过极差分析可知,在各种影响因素中,p H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吸附剂量和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的影响最小。结果表明,p H值为1.0,吸附剂量为1.2g/100m L,吸附时间为5h,吸附温度为30℃,Cr^(6+)的吸附率为93.3%;并对花生壳活性炭与市售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杨爽 郭常颖关键词:花生壳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2 2014年 地方高校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为例,针对近两年环境工程毕业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就业方向、所学专业知识适用性展开调查,剖析了当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成效,提出了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本研究为构建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田大勇 郑勇 阎冬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案例分析 甘蔗渣粉末对Cr(Ⅵ)废水的吸附条件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了甘蔗渣粉末对Cr(Ⅵ)的吸附作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溶液p H值、甘蔗渣粉末量、吸附时间、温度、Cr(Ⅵ)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甘蔗渣粉末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条件。由极差分析可知,在各种影响因素中,p H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吸附温度和甘蔗渣粉末量,吸附时间的影响最小。结果表明,p H值为3.0,甘蔗渣粉末量为1.6g/100m L,吸附时间为150min,吸附温度为20℃,Cr(Ⅵ)的吸附率为88.5%。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模型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 杨爽 康瑞琴 苏文辉 侯绍刚关键词: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含量 被引量:6 2015年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进行检测研究,即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为乙腈三乙醇胺水溶液,固定相选用C18色谱柱,3500r·min-1离心分离,得到对苯二胺标准系列溶液色谱和不同理发店采集的10种染发剂样品色谱及含量。结果显示所检测的10种样品中的对苯二胺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该方法精密度高,回收效果好,可以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可用于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日常分离检测分析,对于提高消费者使用染发剂时的安全性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康瑞琴 苏文辉 张鑫 王琪 康舒欣 孙亚茹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染发剂 对苯二胺 环境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物种敏感性分布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5年 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是一种相对于传统评价因子法具有更高置信度的统计学外推方法,在环境质量基准制定及生态风险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物种敏感性分布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在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应用SSD方法开展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从SSD模型选择、毒性数据点筛选等方面对影响SSD模型不确定性的因素进行探讨,并对SSD方法在生态风险评价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田大勇 常琛朝 王成志 茹宗玲 宋海香 侯绍刚关键词:物种敏感性分布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生态风险评价 改性玉米芯强化CASS系统除磷试验研究 2017年 吸附法具有吸附容量大、能量消耗少、污染小、吸附速度快和可循环再生等优点,在废水除磷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CASS系统中通过对改性玉米芯、活性污泥及二者混合处理废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二者混合后对COD和TP的处理效果要明显高于改性玉米芯和活性污泥分别单独存在时,COD的去除率可分别提高34%和18%,TP的去除率可分别提高38%和7%,并且可缩短反应时间。在CASS反应器中添加改性玉米芯可提高废水的除磷效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杨爽 贾永胜 蔡东旭关键词:CASS 改性玉米芯 活性污泥 TP 混合化合物联合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4年 化合物在实际环境中往往以混合物的形式联合存在。本文以混合物联合毒性的研究进展为主线,简要介绍了污染物联合毒性的定性研究,重点概述了混合物联合毒性的定量研究,并总结了各定性定量方法的优缺点。发现对于反应机制不同、可能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的反应型混合体系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的研究并不多见,指出需要加强混合物联合作用的定量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反应型混合体系的QSAR模型研究。 孔令云 田大勇 石恬恬 花文凤 林志芬关键词:联合毒性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