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825102)

作品数:1 被引量:46H指数:1
相关作者:唐立松郑新军李彦周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植物
  • 1篇同位素
  • 1篇柽柳
  • 1篇稳定同位素
  • 1篇荒漠
  • 1篇荒漠植物
  • 1篇红砂
  • 1篇多枝柽柳
  • 1篇白刺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篇周海
  • 1篇李彦
  • 1篇郑新军
  • 1篇唐立松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多枝柽柳、白刺和红砂水分来源的异同被引量:46
2013年
荒漠生态系统中,水是植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子。为了比较同一生境下不同荒漠植物的水分来源特征,选取了同一生境下的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白刺(Nitraria sibirica)和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测定了这3种植物茎水和各潜在水源(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δD和δ18O)值,并利用IsoSource软件计算了3种植物对潜在水源的利用比例。结果表明:红砂和白刺的茎水δD和δ18O值及其水分来源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其中,红砂为浅根系植物,春季(3-5月)以表层土壤水为主要水源,夏秋季节(6-10月)表层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其主要的水分来源逐渐偏向于较深层的土壤水;白刺的根系分布范围介于红砂和多枝柽柳之间,在春季能够较多地利用表层土壤水,而到了夏秋季节,所利用的水分更多地来源于深层土壤水或地下水;多枝柽柳为深根系植物,其90%以上的水分来源于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而且茎水δD和δ18O值及其水分来源没有季节波动特征。3种植物水分来源特征的差异与其水分利用策略密切相关,同时,也说明荒漠灌木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向着最优(最有利)表现型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水分。
周海郑新军唐立松李彦
关键词:荒漠植物稳定同位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