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009573)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继民邹湘才游伟高庆刘剑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胸苷
  • 5篇胸苷磷酸化酶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磷酸
  • 5篇磷酸化
  • 5篇磷酸化酶
  • 5篇结直肠
  • 5篇结直肠癌
  • 5篇肠癌
  • 3篇肿瘤
  • 2篇直肠癌组织
  • 2篇直肠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结直肠癌组织
  • 2篇结直肠肿瘤
  • 2篇巨噬细胞
  • 2篇癌组织
  • 2篇肠肿瘤
  • 1篇动物

机构

  • 5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张继民
  • 3篇游伟
  • 3篇邹湘才
  • 2篇刘剑
  • 2篇高庆
  • 1篇但操
  • 1篇董栋
  • 1篇黄世章
  • 1篇廖德贵
  • 1篇洪楚原
  • 1篇郝卓芳
  • 1篇王绮雯
  • 1篇谢志红

传媒

  • 3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5’-脱氧氟尿苷治疗BALB/C小鼠结肠癌实验模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对BALB/C小鼠原位结肠癌实验模型应用5’-脱氧氟尿苷治疗,并同传统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进行比较,观察分析5’-脱氧氟尿苷在动物体内抗结肠癌细胞效应及在组织和血液中的转化。方法60只BALB/C小鼠采用盲肠原位瘤块接种法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实验模型,术后第3天开始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小鼠分成3组,每组20只。根据体重分别连续5d腹腔注射:(1)5’-脱氧氟尿苷组:5’-脱氧氟尿苷0.1mg/g;(2)5-FU组:5-FU0.02mg/g;(3)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0.4mL。每组分别于术后第2、3周处死6只小鼠,测量肿瘤重量和体重变化,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并各保留8只小鼠等待自然死亡记录带瘤生存时间。另外把14只小鼠皮下接种CT26细胞约2周后,待注射局部形成皮下肿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各7只,分别腹腔注射5’-脱氧氟尿苷0.1mg/g和5-氟尿嘧啶0.02mg/g,15min后同时处死取血和肿瘤组织测定转化后的5-氟尿嘧啶含量。结果5’-脱氧氟尿苷组小鼠肿瘤重量最小,术后2周和3周平均重量分别为(0.07±0.12)g和(0.24±0.29)g;平均带瘤生存期为(32.6±8.9)d。5-氟尿嘧啶组术后2周和3周平均肿瘤重量分别为(0.74±0.43)g和(1.13±0.75)g,平均带瘤生存期为(22.8±5.9)d。对照组术后2周和3周平均肿瘤重量分别为(0.70±0.47)g和(1.93±0.83)g,平均带瘤生存期为(17.5±2.8)d。5’-脱氧氟尿苷组小鼠肿瘤重量、带瘤生存期与5-氟尿嘧啶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在WBC、Hb、Plt、肝肾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5-氟尿嘧啶组在手术及应用药物后体重下降比较明显,与5’-脱氧氟尿苷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脱氧氟尿苷组小鼠在注药15min
邹湘才但操董栋游伟王绮雯谢志红张继民
关键词:结直肠癌实验动物模型胸苷磷酸化酶5-氟尿嘧啶
结直肠癌组织中巨噬细胞因子的分子生物学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巨噬细胞因子(macrophage cytokine,MCK)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在体内的作用非常复杂,既可以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又有抗肿瘤和促进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近年来,发现MCK可以通过增加肿瘤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dThdPase)的表达而使5'-脱氧氟尿苷(商品名氟铁龙,5'-DFUR)转化为5-氟尿嘧啶5-FU,起到细胞毒性作用。现将MCK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它在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
邹湘才张继民游伟
关键词:结直肠癌胸苷磷酸化酶
胸苷磷酸化酶在结直肠癌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发现胸苷磷酸化酶具有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和抗细胞凋亡作用,与肿瘤患者预后转归密切相关。同时,它也是5'-脱氧氟脲苷等5-氟尿嘧啶前体药物的关键转化酶。笔者对胸苷磷酸化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发挥的作用和5'-脱氧氟脲苷在细胞内的激活、治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剑高庆张继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胸苷磷酸化酶
结直肠癌组织胸苷磷酸化酶表达临床意义研究的现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总结近年来关于胸苷磷酸化酶(T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方法:应用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CNKI及万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胸苷磷酸化酶和结直肠癌为关键词,检索2005-01-2011-06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TP在结直肠癌及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促血管新生、抗细胞凋亡等生物学作用。2)TP与5-氟尿嘧啶(5-FU)前体类药物靶向治疗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29篇。结果:TP对于结直肠癌的影响是双重性的,其在肿瘤血管新生、转移、复发以及抗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高表达TP的患者往往预后不良。另外,TP又在5-FU前体药物的化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增加TP的表达很可能可以增强5-FU前体药物的化疗效果。结论:T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高庆刘剑张继民
关键词:胸苷磷酸化酶结直肠肿瘤巨噬细胞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表达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检测胸苷磷酸化酶(TP)在人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该表达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抗TP的单克隆抗体654—1及1C6-203、抗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的单克隆抗体PG—M1,对28例人结直肠癌肝转移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对3种抗体阳性细胞进行细胞计数,计算各种阳性细胞之间,以及各种阳性细胞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8例标本中,转移癌细胞表达TP阳性的仅2例,癌组织中表达TP的阳性细胞主要是癌巢周围的间质细胞,特别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对3种阳性细胞计数发现,2种TP抗体染色阳性细胞数相关(r=0.697,P〈0.01);654—1阳性细胞数与TAM细胞数相关(r=0.703,P〈0.01);而1C6-203阳性细胞数与TAM细胞数相关较弱,无统计学意义(r=0.359,P=0.06)。16例死亡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与3种阳性细胞数目均无相关(P〉0.05)。结论在人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织中表达TP阳性的细胞主要是TAM,组织中TP阳性细胞及CD68阳性巨噬细胞的多少与患者预后生存的时间无相关。
游伟张继民邹湘才郝卓芳廖德贵黄世章洪楚原
关键词:胸苷磷酸化酶结直肠癌肝转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