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751077)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萍廖群李庆本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审美文化
  • 2篇周易
  • 2篇文化
  • 2篇《周易》
  • 1篇易传
  • 1篇阴阳
  • 1篇游记
  • 1篇域外传播
  • 1篇再审
  • 1篇审美
  • 1篇审美主体
  • 1篇卦象
  • 1篇外传
  • 1篇文化传播
  • 1篇文化主体
  • 1篇西游记
  • 1篇两仪
  • 1篇今本
  • 1篇今本《老子》
  • 1篇老子

机构

  • 3篇江苏技术师范...
  • 2篇北京语言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李萍
  • 2篇廖群
  • 1篇李庆本

传媒

  • 1篇文史哲
  • 1篇周易研究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现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被引量:2
2009年
在城市的影响日趋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关于城市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也日渐浓厚,文章将审美文化放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内进行研究,针对现代城市这一综合性的、广阔而复杂的研究对象,尝试提出了从物质形式、行为状态、精神存在这三个方面来概括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并对每一种形态进行了具体的类别划分,从而使城市审美文化的形态既有各自的确定内容和适当的容量又具有开放性。以期推进美学领域对城市文化的整体关注与城市审美文化的研究进程。
李萍
关键词:城市审美文化
《西游记》的域外传播及其启示被引量:5
2009年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十分独特的作品。近年来,从官方到民间对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吁与努力都不断增加。考察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无论从范围、形式来看,还是从影响力来看,《西游记》都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域外传播中独树一帜,且发人深思。究其原因,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它是由《西游记》的自身特点决定的。我们很自然地能够在《西游记》中感受到的宗教、英雄、传奇、丰富的想象等要素,容易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全部或部分地感知与理解。域外的《西游记》改编者正是挖掘出类似的内涵才取得了成功。其次,传播受众的可通约性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传播受众更易于接受与自己知识、文化背景中相同或类似的信息,对《西游记》中不同文化下的共性进行抽取与有效放大,是《西游记》被域外受众广泛接受的关键。再次,大众化、娱乐性的传播方式是《西游记》域外传播得以成功的重要手段。诚然,文化传播中应注意保护文化的精髓不被破坏。
李萍李庆本
关键词:《西游记》域外传播文化传播
从卦象爻位看《周易》阴柔阳刚的两仪分合
2011年
《周易》古经虽没有出现阴阳、刚柔概念,但已经以奇偶为依据,将二爻、八卦设置为属性阴柔和阳刚的两仪二分结构,重卦而成的六十四卦及每卦中的六爻因此形成上下卦之间、各爻之间种种阴阳刚柔关系。由《周易》对其分合处位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吉凶判定可见其对于阴阳交合、刚柔持衡的钟爱和追求。
廖群
关键词:《周易》阴阳刚柔两仪
论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及其复杂性被引量:2
2009年
在城市的影响日趋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关于城市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也日渐浓厚,文章将审美文化放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内进行研究,针对现代城市这一综合性的、广阔而复杂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城市审美文化的主体概念。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意识的复杂性,并根据城市审美文化主体数量众多且个体状况各有不同的特点将主体审美需求划分为"直观的审美需求"、"趣味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需求"等三个层次,最后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能力的多层次性。
李萍
关键词:审美文化审美主体
简本《老子》与“阴阳两仪”思维范式形成再审视
2013年
因《老子》中有"万物负阴而抱阳"之句,学术史研究遂多将该书作为"阴阳"由背阴朝阳及阴阳二气上升为二元两仪范畴的始点,《易传》以阴阳解《周易》也自然被认定为是受到《老子》道家哲学的启发和影响。然《老子》中这唯一出现"阴阳"二字的部分却不见于成书于战国中期之前的郭店楚简本《老子》,而该简本已被不少学者认定为《老子》原始本,今本《老子》乃是战国中期之后的增补本。重新审视先秦"阴阳"范畴及其与《易传》《老子》的关系,可知"阴阳两仪"思维范式的形成不在春秋末而在战国中期前后,《易传》和今本《老子》是其标志,而它们都与《周易》的传播和影响有关。
廖群
关键词:简本《老子》今本《老子》《周易》《易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