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49)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罗桂环张九辰徐凤先李曾中李学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西北科学考查...
  • 1篇档案
  • 1篇档案史
  • 1篇档案史料
  • 1篇地理
  • 1篇地理考察
  • 1篇学者
  • 1篇袁复礼
  • 1篇灾害
  • 1篇灾害研究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地理
  • 1篇史料
  • 1篇始末
  • 1篇台风
  • 1篇台风生成
  • 1篇团员
  • 1篇气象
  • 1篇周年
  • 1篇资源考察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6篇罗桂环
  • 3篇徐凤先
  • 2篇张九辰
  • 2篇李曾中
  • 1篇李学通
  • 1篇李新伟

传媒

  • 8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科学文化评论

年份

  • 11篇2007
  • 2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世纪中国学者对西部地区的资源考察
<正>中国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资源考察,始于20世纪20~30年代。这一时期的工作,已经不限于单纯地描述或记录资源的分布情况,而是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查明资源的数量、质量,寻找资源分布的规律,分析资源的开发条件,并利用...
张九辰
文献传递
李宪之教授之气象灾害研究成果及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李宪之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他年轻时(1927—1930年)参加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青海亲历了一次强大寒潮的侵袭,对其一生有重要的影响。1930—1936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和工作。1934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及北京大学教授。李宪之先生一生从事气象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有许多开创性的工作。1934—1936年先后发表了《东亚寒潮侵袭的研究》和《台风的研究》,发现东亚寒潮可以穿越赤道,到达南半球并在那里引发降温与降水,同时提出了南半球澳洲大陆寒潮的爆发可以越过赤道在西北太平洋引发台风的生成。晚年又提出了“宏观系统”的概念,指出中国大陆特大暴雨的发生主要与来自南半球的天气系统有着重要的联系,从而提出了对中国特大暴雨及洪涝灾害可以进行监测与预测的理论。本文综合介绍了他在气象灾害研究方面的主要观点、成果以及对气象科学研究的影响与贡献。
李曾中
关键词:台风生成
探索罗布泊历史的启示被引量:1
2006年
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罗布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学者非常关注的一个神秘湖泊。对它的探索历史表明,要揭示自然的奥秘不但要有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和能力,要有探索问题前的知识准备和持之以恒的耐心,还要充分的学术争鸣的智慧较量以及不断发展的技术设备。
罗桂环
关键词:地理考察
立言诚不易,编书亦烦难——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
2007年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资料汇编,对学术界了解西北科学考查团在新疆的活动等相关情况很有助益。因编者对这个团体缺乏了解,书中也出现一些明显的错误。
罗桂环
20世纪一次成功的中瑞合作科学考察——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
<正>在20世纪的前期,中国的学术界与瑞典著名地理探险家斯文·赫定之间有过一次成功的科学考察合作。有关此次合作的情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但亲历此行的袁复礼和刘衍淮等在他们的相关文章中有出色的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
罗桂环徐凤先
文献传递
“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始末——纪念《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80周年
<正>一、斯文·赫定与他的第四次中国探险:“十九条协议的签订”斯文·赫定(Sven Hedin)是瑞典和世界著名的地理学家、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他的一生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中国人民有着不解之缘。1926年冬天,在得...
李曾中
文献传递
20世纪一次成功的中瑞合作科学考察——西北科学考查团被引量:1
2007年
上个世纪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是一个富有成效的科考团体。从合作一开始就展现了双方较高的智慧,他们围绕西北考察这一共同目标达成共识。最终瑞方达到为“开辟航线”收集气象、地理、地磁等各种资料的目的,中方达到维护主权,考察西部边陲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中国科技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上书写了非常有意义的一页。
罗桂环徐凤先
开发西北热潮中的边疆矿产资源调查——以“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为例的研究
2007年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野外工作的6年,正值中国社会开发西北热潮蓬勃兴起之时,考查团的工作对开发西北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地质学者对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通过对地质考察报告的解读,总结中国学者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的贡献及其社会影响,分析中国学者以及中国社会关注边疆矿产资源的原因。
张九辰
关键词:矿产资源边疆
郝景盛在西北考查团的植物采集及后来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郝景盛在西北考查团中的植物考察和采集,是中国学者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在青海地区有限的几次之一。当时西方人在青藏高原的考察已经很多。都景盛后来在德国完成的博士论文《青海植物地理》,以他自己的这次考察为基础,充分利用了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青海东北部作了植物地理学研究,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徐凤先
关键词:植物地理
近80年来额济纳河流域的环境变迁被引量:2
2007年
额济纳河流域是历史上重要战略要地。位于额济纳河尾闾的居延海绿洲,曾是边疆军民良好的田园扣牧场。20世纪30年代初,西北科学考查团曾记下了这一地区的环境情况。后来因上游用水的不断增多,这里的环境不断恶化。根据80年前的调查记述,考察自从那时以来的剧烈变化,对于人们审慎地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农牧业布局,避免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继续恶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罗桂环
关键词:环境变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