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895004-3-2)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895004-3-2)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 相关作者:许立巍黄明孙兴福林华乔凤美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生物沥滤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温度控制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以桂林城市污泥作为处理介质、单质硫为能量底物、土著硫杆菌为主要的沥滤微生物,对10~40℃下生物沥滤的酸化效果、沥滤微生物活性和去除重金属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质硫的投配量为3 g/L、曝气强度为1.0 L/min的条件下,当温度为10~30℃时,升高温度能明显提高污泥酸化速度和微生物活性。为缩短生物沥滤时间和提高酸化效果,沥滤体系的最佳运行温度范围为20~30℃,其中温度为28.9℃时沥滤微生物的活性最强,此时硫酸根的产率为461.66 mg/(L.d)。从达标处理和低能耗运行的工程角度考虑,生物沥滤温度可控制在20℃5,d后对Cu、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47.45%7、7.07%和80.57%,残余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污泥农用的相关标准。
- 黄明孙兴福许立巍
- 关键词:城市污泥硫杆菌生物沥滤重金属
- 元素硫颗粒粒径对污泥重金属生物沥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作为处理介质,土著嗜酸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thiooxidans,A.thiooxi—dans)为主要沥滤微生物,采用序批式生物沥滤装置,就投加150~725/zm的不同粒径元素硫对沥滤的酸化效果、硫酸根产率和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元素硫投配量为3g/L,曝气强度为1.0L/(min·L)的条件下,元素硫粒径在165~215μm范围减小时能显著改善污泥酸化速度、提高酸化程度和硫酸根产率。底物元素硫的最佳粒径为165μm,此时沥滤体系pH下降速率为0.85个pH单位/d,硫酸根的产率为454.9mg/(L·d),沥滤6d后污泥中高浓度重金属Cu、Zn、Cd的去除率达到70.3%、81.2%、87.8%.
- 黄明许立巍何强林华乔凤美
- 关键词:污泥元素硫氧化硫硫杆菌生物沥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