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507A02)

作品数:43 被引量:742H指数:19
相关作者:李友军郭天财熊瑛姜丽娜李春喜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3篇小麦
  • 8篇强筋
  • 8篇强筋小麦
  • 6篇蛋白质
  • 6篇淀粉
  • 6篇冬小麦
  • 6篇籽粒
  • 5篇性状
  • 5篇弱筋小麦
  • 5篇土壤
  • 5篇
  • 4篇植株
  • 4篇品质性状
  • 4篇
  • 3篇蛋白质产量
  • 3篇施肥
  • 3篇温度
  • 3篇小麦植株
  • 3篇小麦籽粒
  • 3篇筋型

机构

  • 19篇河南农业大学
  • 1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2篇河南科技大学
  • 7篇河南师范大学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黄石理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郑州牧业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河南省林业厅
  • 1篇河南省农作物...
  • 1篇黄泛区农场

作者

  • 11篇李友军
  • 8篇熊瑛
  • 8篇郭天财
  • 7篇邵云
  • 7篇李春喜
  • 7篇姜丽娜
  • 6篇鲁旭阳
  • 6篇李向力
  • 5篇陈明灿
  • 5篇介晓磊
  • 5篇骆炳山
  • 5篇化党领
  • 4篇季书勤
  • 4篇朱云集
  • 4篇赵淑章
  • 3篇付国占
  • 3篇刘世亮
  • 3篇刘爱芝
  • 3篇岳俊芹
  • 3篇马冬云

传媒

  • 6篇华北农学报
  • 6篇河南农业科学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10篇2006
  • 13篇2005
  • 11篇2004
  • 3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铜及其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潮土区氮、铜及其交互效应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铜及其交互作用对小麦的增产效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供试条件下,小麦高产氮、铜的最佳配施组合为纯氮120kg/hm2和硫酸铜(CuSO4·5H2O)45kg/hm2。
李红英薛高峰王文亮霍晓婷杨建堂
关键词:冬小麦潮土增产效应
钾肥施用量对2种筋型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钾肥施用量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和弱筋小麦豫麦50号籽粒品质、粉质仪参数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钾肥施用量可明显改善郑麦9023和豫麦50号的品质和淀粉糊化特性,增施钾肥能够提高强筋小麦籽粒干、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和稀懈值,降低强筋小麦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降落值和弱化度。钾肥施用量对弱筋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与强筋小麦呈相反趋势。在豫西地区,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最适宜的钾肥施用量(K2O)均为112.5 kg/hm2。
吴金芝吕淑芳黄明李友军付国占陈明灿
关键词:强筋小麦弱筋小麦
不同小麦基因型灌浆期冠层和叶面温度与产量和品质关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3
2004年
为了进一步探讨冠层温度作为衡量小麦代谢功能的指标在小麦品种(系)的选择和高产栽培中的作用,选用我国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安徽、四川、江苏8省的8个小麦品种在河南省种植,并对其冠层温度、叶面温度与产量、品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在河南省生态条件下,小麦整个灌浆期间冠层温度与小麦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素大部分呈负相关,只有穗粒数在灌浆始期和中期呈微弱的正相关;籽粒蛋白质、面粉蛋白、出粉率、断裂时间、拉伸面积、延伸性与整个灌浆期间冠层温度的总和及各时期冠层温度呈正相关,而耐揉指数和弱化度与冠层温度总和及各时期温度呈负相关。冠层叶面温度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关系与冠层温度基本一致。
李向阳朱云集郭天财
关键词:小麦基因型灌浆期冠层温度
小麦品种间不同穗粒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积累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利用强、中、弱三种筋型小麦品种 ,研究了不同穗位和粒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 ,各部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遵循相同的积累规律 ,体现了籽粒充实过程中氮代谢总趋势的一致性。不同粒位籽粒蛋白质积累相对含量 ,从开花后 12天开始 ,所有处理均表现为 :强势粒 >弱势粒 ;不同穗位籽粒蛋白质积累的相对含量 ,不同品种不同施肥处理表现并非完全一致。表明籽粒着生部位和发育时间的早晚及生理机制的差异影响蛋白质的积累过程及最终合成 ,且这种差异受施肥调控 ,并具有一定的基因型差异。
吴金芝李友军郭天财
关键词:小麦穗粒粒位蛋白质蛋白质组分
氮肥运筹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8
2007年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及基追比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适宜的施氮范围为150~225 kg/hm2(纯氮)。但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在施氮水平及氮肥运筹上存在差异,强筋小麦:稳定氮肥用量,在150~225 kg/hm2纯氮范围内提高氮素用量,氮肥后移,减少底氮用量,加大追氮比例有利于提高强筋粉的综合品质,而以施纯氮225 kg/hm2,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4∶5∶1调控效果最好;弱筋小麦:在150~225 kg/hm2纯氮范围内适量减少氮肥用量,增加基肥比例,减少追肥比例,可明显促进弱筋粉综合品质的提高,而以施纯氮150 kg/hm2,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6∶3∶1调控效果最佳。
吕强熊瑛陈明灿付国占李友军
关键词:强筋小麦弱筋小麦氮肥水平基追比
土壤不同营养状况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试验研究了土壤不同营养状况对强筋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个处理中,土壤长期施用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且配合比为1∶1∶1(N120.0kg/hm2,P2O5120.0kg/hm2,K2O120.0kg/hm2)时产量最高为5433.0kg/hm2,不施肥(ck)产量最低为1260.0kg/hm2;蛋白质含量以单施N素(N120.0kg/hm2)时最高达17.00%,N、P元素配合比为1∶1(N60.0kg/hm2,P2O560.0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低为10.53%;蛋白质产量以N、P配合比为3∶1(N180.0kg/hm2,P2O560.0kg/hm2)时最高为696.0kg/hm2,以单施P素蛋白质产量最低为156.0kg/hm2。
赵淑章季书勤王绍中吕凤荣
关键词:强筋小麦土壤蛋白质产量长期施用子粒产量P2O5
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旗叶CO_2同化能力的比较被引量:5
2004年
在超高产条件下 ,对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 4 9和大穗型品种周麦 13旗叶净光合速率 (Pn)、RuBP羧化酶 (RuBP case)活性、羧化效率 (CE)及Pn 对CO2 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两品种旗叶一生Pn、RuBPcase活性变化趋势一致 ,各处理旗叶展开后Pn 和RuBPcase活性逐渐上升 ,于展开后第 10天达最大值 ,之后逐渐下降。两品种相比 ,旗叶展开的0~ 10d内豫麦 4 9各处理的Pn、RuBPcase活性、CE均高于周麦 13,而第 2 0天以后周麦 13则高于豫麦 4 9。豫麦 4 9CO2 饱和点低于周麦 13,而其CO2 补偿点则高于周麦 13。两品种B2 处理 (基本苗 15 0× 10 4株·hm-2 )旗叶表现出明显的CO2 同化优势。
王之杰郭天财朱云集王永华王纪华赵明
关键词:穗型超高产小麦旗叶
石灰性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根际无机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在长期定位施肥的基础上,采用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性潮土中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中无机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供试土壤无机磷组分均以磷酸钙盐为主,平均占无机磷总量的73.9%,其它组分占26.1%。不施磷肥的各处理(CK、N、NK)中,小麦生物量和吸磷量均较低,小麦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中无机磷总量变化不大,Ca2-P和Ca8-P在各处理的根际土壤中含量均很低。在施用磷肥的各处理(NP、PK、NPK)中,NP和NPK处理小麦的生物量和吸磷量均显著高于PK处理,而PK处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无机磷各组分的增幅明显高于NP和NPK处理。磷肥和有机肥处理,均显著提高小麦的吸磷量和生物学产量,各处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无机磷组分含量和总量增加的幅度以1.5(M+NPK)处理最高。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小麦根际各无机磷形态及其与土壤速效磷间的相关分析表明,Ca2-P与土壤速效磷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Ca8-P、Al-P、Fe-P达显著水平,O-P、Ca10-P不显著。
介晓磊杨先明黄绍敏刘芳刘世亮宝德俊化党领李有田
关键词:石灰性潮土施肥根际无机磷组分有效性小麦
镉在小麦植株体内的吸收、分配和累积规律研究被引量:27
2004年
通过大田试验 ,研究镉 (Cd)在麦株中的吸收、分配和累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小麦植株中较易富集Cd2 +的部位是叶、根及废弃物 ,而籽粒中Cd2 +水平较低 ;Cd2 +是一种不可移动的元素 ,在衰老部位累积较多 ,不能被其他未衰老的器官重新利用 ;Cd2 +吸收量与植株干物重增加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r=0 .91 6 ) ,吸收速率与植株干物重增加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r=0 .80 0 ) ;灌浆期和拔节—抽穗期是镉污染控制的关键时期 ,且Cd2 +吸收量最高 ,Cd2 +吸收速率也最大。
姜丽娜邵云李春喜李向力鲁旭阳马守臣
关键词:小麦
播种方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06年
为了解不同播种方式下土壤生态环境及小麦产量的变化,以河南农业大学提供的小麦品种超力1号为试验材料,对2种播种方式(平播、免耕秸秆覆盖沟播)下土壤温度、水分、小麦叶片SPAD值及产量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沟播条件下,冬季0~5cm耕层地温较平播高约1~2.2℃。沟播土壤踏实,水分下渗后不易散失,保水能力强;平播麦田的土壤疏松,表层水分容易散失,而且下渗也快,水分不易保存。2种播种方式都能使旗叶保持较高的绿色持续期。沟播产量大于直播,增产幅度约8.4%。
岳俊芹邵运辉陈远凯汪庆昌金先春
关键词:小麦播种方式土壤温度和水分SPAD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