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马玉春焦存礼何治亮陈代钊董少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大西
  • 1篇上寒武统
  • 1篇热液
  • 1篇热液白云岩
  • 1篇中上寒武统
  • 1篇孔隙
  • 1篇孔隙类型
  • 1篇孔隙演化
  • 1篇寒武统
  • 1篇寒武系
  • 1篇白云岩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作者

  • 1篇田蜜
  • 1篇尤东华
  • 1篇钱一雄
  • 1篇董少峰
  • 1篇陈代钊
  • 1篇何治亮
  • 1篇焦存礼
  • 1篇马玉春

传媒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塔东北库鲁克塔格地区中上寒武统白云岩类型与孔隙演化被引量:9
2012年
对塔东北库鲁克塔格隆起的乌孜里塔格剖面中上寒武统白云岩的岩石学、成岩作用、裂隙—孔隙发育与充填等特征研究认为:可划分为有序度逐渐增加的粉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和中粗晶白云岩及晶洞中的中粗晶、巨晶和鞍形白云石等4种类型;分别对应于早期准同生—浅埋、中浅埋藏、中等埋藏和构造断裂—热液(热卤水)作用4期的成岩阶段;其中,沿走滑断裂—裂隙带、呈不规则的"侵入体"具有斑点状、条纹—条带、雁行状—斑马、角砾状和不规则状结构的中粗晶、粗晶、巨晶(部分为鞍形)白云岩(石),一般不发光或呈昏暗的暗红色,具有与加拿大西部盆地典型的热液白云岩相似的特征;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存在4~5期构造裂隙和3期以上的充填作用;热液白云岩中以晶间孔、晶间溶孔(洞)、裂隙及沿裂隙的扩溶孔洞为主,主要有二世代的白云石和方解石和少量沥青、石英、微量硬石膏和重晶石等多期充填作用。与西加盆地寒武系部分或全部交代充填缝洞及角砾构造、受来自落基山造山带的晚白垩世至古近系拉腊米(Laramide)构造的被排驱的热液流体交代形成的典型热液白云岩稍有不同,海西晚期(晚二叠世)及燕山—喜马拉雅期(晚白垩世—第四纪)沿挤压—走滑断裂排驱的地层热卤水循环—扩散与交代作用可能是本区热液白云岩的主要成因,储集空间主要由中、晚期构造断裂—裂隙(溶蚀)所致,但不排除成岩早期埋藏或晚期大气水作用对其影响。
钱一雄陈代钊尤东华卿海若何治亮董少峰马玉春焦存礼田蜜
关键词:孔隙类型热液白云岩寒武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