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4005WB03)

作品数:11 被引量:138H指数:6
相关作者:丁访军潘明亮王兵聂洋喻理飞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贵州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土壤
  • 4篇林型
  • 3篇水分
  • 3篇土壤呼吸
  • 3篇土壤水
  • 3篇金佛山
  • 3篇金佛山方竹
  • 3篇方竹
  • 2篇养分
  • 2篇有机碳
  • 2篇有机碳含量
  • 2篇水源涵养
  • 2篇碳含量
  • 2篇碳密度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土壤温度
  • 2篇土壤物理
  • 2篇土壤物理特性
  • 2篇土壤养分
  • 2篇土壤有机

机构

  • 11篇学研究院
  • 4篇贵州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林科院

作者

  • 3篇丁访军
  • 2篇潘明亮
  • 2篇聂洋
  • 2篇王兵
  • 1篇赵广东
  • 1篇喻理飞
  • 1篇郭浩
  • 1篇戴全厚
  • 1篇许丰伟
  • 1篇杨通泽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喀斯特地区3种林型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1
2010年
以黔中喀斯特地区的灌木林、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3种林型为对象,采用LI-6400-09便携式土壤呼吸室对其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连续定位观测。结果表明,3种林型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土壤呼吸速率全年平均值分别为2.51,2.23,2.06μmol/(m2.s),变异幅度达5.99~7.32,但3种林型土壤呼吸速率差异不明显;3种林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均与5 cm,10 cm,15 cm处土温和林内气温具具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且均与5 cm,10 cm和15 cm处土温呈较高的指数正相关,从土壤呼吸速率与10cm处土温的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来看,模型的拟合表现为针阔混交林最好,阔叶混交林次之,灌木林相对较差;3种林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均与地表0-10 cm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且表现为灌木林(-0.686)>阔叶混交林(-0.646)>针阔混交林(-0.599),与10-20 cm和20-30 cm两层的关系表现各异;3种林型的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系数(Q10值)存在差异,表现为阔叶混交林(3.19)>针阔混交林(2.69)>灌木林(2.02),且与其它森林生态系统Q10值相符。
丁访军高艳平吴鹏崔迎春胡蕖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林型
贵州西部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及其剖面分布特征被引量:22
2012年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库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重点之一。以贵州西部桦木(Betula luminifera H.Wilk.)、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ilata(Lamb.)Hook.)4种主要森林类型为对象,对其土壤有机碳、碳密度及其垂直分配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表现为华山松林(51.09 g.kg-1,30.56 kg.m-2)〉杉木林(39.47 g.kg-1,22.97 kg.m-2)〉柳杉林(37.49g.kg-1,21.00 kg.m-2)〉桦木林(36.31 g.kg-1,20.13 kg.m-2),华山松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显著大于其它三种林型,而另外三种林型间差异不明显;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为0-10 cm最大,分别是剖面均值的1.45-1.61倍,而0-20 cm层土壤碳密度占整个土壤剖面的32.69%-38.08%,显著高于其他各层,大于20 cm的土层中,各层间的变化较小,土壤碳密度具有一定程度的表聚性;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均表现极强的负相关,与土壤全N和碱解N均表现极强的正相关,与全P、速效P、全K、速效K和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性不尽一致,建立的方程具有较高的回归精度,土壤N和P状况对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重要影响。
丁访军高艳平周凤娇潘明亮吴鹏
关键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因子
赤水河下游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物理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被引量:59
2009年
对赤水河下游地区毛竹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容重、孔隙度、枯落物累积量与持水量以及林地土壤贮水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差异明显,且土壤容重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土壤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杉木林(1.52 g/cm3)与马尾松林(1.54 g/cm3)平均土壤容重是毛竹林(1.18 g/cm3)的约1.3倍,土壤总孔隙度为:毛竹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非毛管孔隙度为:毛竹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枯落物持水量表现为杉木林(18.01 t/hm2)>马尾松林(14.04 t/hm2)>毛竹林(10.59 t/hm2);土壤平均最大蓄水量为:毛竹林(878.92 t/hm2)>马尾松林(652.80 t/hm2)>杉木林(643.18t/hm2),非毛管蓄水量为毛竹林(49.32 t/hm2)>杉木林(34.65 t/hm2)>马尾松(33.77 t/hm2),平均土壤稳渗速率为:毛竹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根据林地总贮水量的大小,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毛竹林(889.51 t/hm2)>马尾松林(666.84 t/hm2)>杉木林(661.19 t/hm2)。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好。
丁访军王兵钟洪明潘明亮母永秋
关键词:林分类型水源涵养土壤渗透性能
中亚热带毛竹和杉木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被引量:4
2011年
测定和分析中亚热带毛竹和杉木植物叶片的δ13C值,结果表明:该区毛竹和杉木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9.42‰~-26.98‰平均值为(-27.96±0.16)‰和-27.88~-23.78‰平均值为(-26.41±0.18)‰。与我国其它地区植物的δ13C值平均值相比,毛竹除了比我国热带雨林区和亚热带喀斯特地区偏高外,比其它地区略偏低,而杉木除了比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物偏低外,比其它地区略偏高,且两种植物的δ13C值变化范围也较多数地区的小。与亚热带优势树种的δ13C比较,毛竹比马尾松、木荷小,比米槠大,而杉木与马尾松的较接近,比木荷和米槠大,这除了与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外,可能还与植物生长的环境有关。此外,杉木的δ13C值大于毛竹,且差异明显,说明杉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于毛竹;两种植物的δ13C值的季节变化规律差异显著,均表现为生长初期大于生长末期,说明生长初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于生长末期;两种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δ13C值差异不明显,说明其水分利用效率不存在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加,δ13C值表现有增加的趋势。
丁访军王兵郭浩赵广东
关键词:毛竹杉木稳定碳同位素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干扰程度对金佛山方竹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试验对贵州省遵义地区3种不同干扰程度下,金佛山方竹[Chimonobabusa utilis(Keng)Keng f.]成竹矿质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的干、枝、叶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Mg、Ca、Fe、K、P、N 6种元素在叶中的含量最多(均值分别为4.444 0、13.266 3、0.795 8、0.667 0、1.967 1、15.568 4g/kg),其次是枝(1.606 5、0.675 9、0.367 8、0.609 7、1.482 8、6.100 4 g/kg),再次是干(0.709 7、0.470 3、0.126 8、0.376 2、0.668 9、2.248 1 g/kg);不同程度的干扰对干中的Ca含量影响显著,其中重度干扰>中度干扰>轻度干扰;对枝中K、P、N 3种元素的含量影响显著,分别是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轻度干扰>重度干扰>中度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对叶中Mg、K、P、N 4种元素的影响显著,分别是重度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重度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从干、枝、叶的总含量看,轻度干扰下Fe、K、N 3种元素的含量较高,重度干扰下Mg、Ca、P的含量较高,而中度干扰对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不大。
周凤娇高艳平丁访军吴鹏王进
关键词:金佛山方竹矿质元素
黔南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特征及养分效应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加强对人工林的经营、管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以黔南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层次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土壤养分指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水稳性团聚体及各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龄林地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变化为近熟林地>幼龄林地>中龄林地>成熟林地。不同龄林地不同土壤层次的水稳性团聚体呈现出下降趋势。马尾松林地不同土壤层次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都随着土层深度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幼龄林地、中龄林地的土壤>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不显著,而近熟林地、成熟林地的土壤>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较显著。
许丰伟丁访军戴全厚朱军杨通泽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水稳性团聚体土壤养分
施肥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针对不同施肥量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施肥量的复合肥对金佛山方竹发笋株数和产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发笋地径的促进作用较小,但是相对于未施肥,其发笋的地径也有一定的增加;不同留竹密度对其发笋株数、地径和发笋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留竹密度在2.3~2.5万株.hm-2,复合肥使施用量1~1.5 t.hm-2(0.1~0.15 kg.m-2)能有效促进方竹的发笋株数,增大发笋地径,从而提高发笋产量;留竹密度太多或者太少,施肥量太高都对提高方竹笋产量无益。
吴鹏丁访军殷建强高艳平崔迎春王进
关键词:施肥金佛山方竹竹笋
黔中喀斯特地区5种林型冬季土壤呼吸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以黔中喀斯特地区的柏木林、灌木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林5种林型为对象,采用LI-6400-09便携式土壤呼吸叶室对其冬季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幅度大小因林型和月份而存在差异,以灌木林2月份的土壤呼吸日变幅最大1.65~2.37μmol/(m2.s),以柏木林12月的土壤呼吸日变幅最小0.41~0.53μmol/(m2.s),大部分林地不同月份最大土壤呼吸速率是最小土壤呼吸速率的1.2~1.5倍;5种林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基本表现为1月<12月<2月,最大土壤呼吸速率是最小土壤呼吸速率的1.46~2.85倍,且同一林型不同月份间和不同林型同一月份间的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著;几种林型的冬季土壤呼吸速率均与5,10和15cm处土温都呈较高的指数正相关;各林型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各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关系较复杂;凋落物层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均表现为1月<2月<12月,占土壤总呼吸速率的比重为6%~36%。
丁访军聂洋高艳平吴鹏胡蕖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林型
不同干扰程度对金佛山方竹林土壤物理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对贵州遵义地区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林3种不同干扰程度的土壤物理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扰对方竹林的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有比较大的影响,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总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基本上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干扰程度枯落物的持水率为:中度干扰>轻度干扰>重度干扰,而总持水量则为:中度干扰>重度干扰>轻度干扰;其平均最大蓄水量为:中度干扰(1237.84t/hm)2>轻度干扰(1198.21t/hm)2>重度干扰(1173.38t/hm2);非毛管蓄水量为:轻度干扰(141.06t/hm)2>中度干扰(114.81t/hm2)>重度干扰(102.67t/hm)2;平均土壤稳渗速率为:轻度干扰(2.20mm/min)>中度干扰(1.77mm/min)>重度干扰(1.00mm/min);从综合情况来看: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土壤最大蓄水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的变化顺序为:总蓄水量中度干扰(1250.56t/hm)2>轻度干扰(1207.33t/hm)2>重度干扰(1184.78t/hm)2。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中度干扰的方竹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好,重度干扰的最差。
吴鹏聂洋殷建强丁访军崔迎春胡蕖
关键词:金佛山方竹土壤物理特性水源涵养
赤水河下游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对贵州赤水河下游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var]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Hook]林及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 H.Delehaie]林土壤有机碳、碳密度及其垂直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土壤养分对其影响.结果表明,3种林分类型0~80 cm剖面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为竹林(15.46 g/kg)>杉木林(13.78 g/kg)>马尾松林(9.72g/kg),差异显著;有机碳密度为杉木林(12.87kg/m2)>竹林(11.73 kg/m2)>马尾松林(8.21 kg/m2),差异极显著;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有机碳含量均为0~10 cm层最大,分别是剖面有机碳含量均值的1.47~2.30倍,而0~20 cm土壤碳密度分别占剖面碳密度的31.71%~47.83%,显著高于其他各层,土壤有机碳和碳密度均具较强的表聚性,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避免人为活动和减少水土流失;杉木林和毛竹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子为水解氮,而马尾松林为有效磷.
钟洪明高艳平母永秋丁访军周凤娇
关键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土壤碳密度土壤养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