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JCX2-EW-N06)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周欣孙献平张智颖李海东韩叶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肺部
  • 2篇XE
  • 2篇超极化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断层成像
  • 1篇多通道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生物医学
  • 1篇数字化
  • 1篇探针
  • 1篇灵敏度
  • 1篇敏度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周欣
  • 3篇孙献平
  • 2篇李海东
  • 2篇韩叶清
  • 2篇张智颖
  • 2篇罗晴
  • 1篇李昭
  • 1篇胡婷婷
  • 1篇王琦
  • 1篇陈世桢
  • 1篇吴光耀
  • 1篇贠明凯
  • 1篇帅磊
  • 1篇黄先超
  • 1篇章志明
  • 1篇魏龙
  • 1篇王培林
  • 1篇孙芸华
  • 1篇廖燕飞
  • 1篇蒋卫平

传媒

  • 2篇物理
  • 2篇波谱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极化气体肺部磁共振成像被引量:10
2014年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具有非侵入、无放射性的特点,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肺部空腔的特殊结构使传统质子MRI无法对其直接成像.自旋交换光抽运(SEOP)方法可以使惰性气体原子的极化度增强4个量级以上,从而使肺部的气体MRI成为可能.该文介绍了超极化惰性气体肺部MRI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超极化气体磁共振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肺部通气结构成像、肺部气体交换功能成像,同时比较了常用于肺部MRI气体的优点和缺点.
李海东张智颖韩叶清孙献平周欣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肺部
肺部超极化气体MR成像被引量:7
2013年
近年来,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尘肺等肺部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非常突出的公共医疗卫生问题。肺是以空腔为结构主体的器官,其最主要的功能是气体交换;因此,发展能对肺部气体交换功能进行无创、可视和实时成像的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围绕一种新的肺部影像学方法———超极化气体MRI进行综述。
张智颖李海东李昭孙献平吴光耀周欣
关键词:肺疾病磁共振成像
超极化^129Xe磁共振分子影像学被引量:2
2013年
磁共振分子影像学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在于灵敏度的限制,基于激光光泵和自旋交换技术能获得增强4~5个量级的超极化129 Xe磁共振信号,因此超极化129 Xe磁共振分子影像学相对于传统MRI在灵敏度上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围绕提高灵敏度这一核心MRI问题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该文介绍了目前基于超极化129 Xe的生物分子探针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阐述了与之相关的分子影像学方法和技术,同时评述了当前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张继罗晴郭茜旎陈世桢周欣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分子影像学灵敏度分子探针
超极化^(129)Xe磁共振波谱和成像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文章简要介绍了磁共振波谱和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对限制其灵敏度的挑战,详细阐述了为增强磁共振信号而制备超极化129Xe的物理机制,论述了129Xe在生物组织中的溶解性以及化学位移的特异性,综述了当前超极化129Xe在肺部、脑部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在临床方面应用所取得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基于超极化129Xe分子生物探针的超灵敏磁共振技术的研究前景,最后对超极化129Xe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作了展望.
孙献平韩叶清罗晴周欣
关键词:脑成像
磁共振波谱与成像技术被引量:4
2013年
文章简要介绍了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液体核磁共振在蛋白质结构、功能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增强固体核磁共振分辨率的方法及其应用,讲述了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并综述了不同磁共振成像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核磁共振的发展作了展望。
蒋卫平王琦周欣
关键词: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系统中数字化多通道时间数字转换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内部延迟链,对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系统中高精度时间数字转换(TDC)进行研究。采用粗时间和精细时间相结合的方式测量时间,粗时间利用时钟计数器实现,精细时间利用FPGA延迟链实现。测试时间测量的微分非线性和积分非线性,并在双探头PET实验平台上通过时间符合,对系统总体时间分辨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TDC时间分辨达79.3ps,微分非线性为-0.2LSB/0.2LSB,积分非线性为-0.2LSB/0.3LSB,双探头PET实验系统总体时间分辨达2.1ns,可满足PET系统对时间测量的要求。
王培林李道武丰宝桐帅磊孙芸华胡婷婷魏书军黄先超廖燕飞柴培贠明凯章志明魏龙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FPG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