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09CY014)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陈相光孟源北伍珍贞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市教育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网络
  • 4篇网络生活
  • 2篇大学生
  • 2篇当代大学生
  • 1篇辨证
  • 1篇辩证

机构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教育局
  • 1篇广东青年职业...

作者

  • 4篇陈相光
  • 1篇伍珍贞
  • 1篇孟源北

传媒

  • 1篇青年探索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广东青年干部...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网络生活的虚拟关系指导——兼论虚拟关系与现实关系的辩证被引量:2
2011年
文章从广义角度分析虚拟及其关系,将广义上的虚拟关系划分为完全虚拟关系和非完全虚拟关系,进一步将非完全虚拟关系划分为前实后虚的非完全虚拟关系、前虚后实的非完全虚拟关系和现实非完全虚拟关系;分析当代语境下的网络虚拟、网络虚拟关系的本质、网络虚拟关系的价值、网络虚拟关系对人的虚拟本质与现实本质的影响及其网络生活的本质;并从法律、道德及管理角度给出网络虚拟关系的指导对策。
陈相光
关键词:网络生活
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虚拟实践指导——兼论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实践过程不但必然伴随物质、能量的交换,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实践过程包含信息的交换。实践既包含思维空间外的实践,也包含思维空间内的实践。虚拟实践可以表征为"始于符号,终于符号的信息处理"。人的源于社会影响的观念思维活动——即思维实践和人有目的的网络信息活动是两种典型的虚拟实践。由此可以从法律、道德及管理角度给出指导大学生网络虚拟实践的对策。
孟源北陈相光
关键词:网络生活
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指导方法、内容与原则研究
2011年
网络生活指导方法包括认识指导方法、实践指导方法、信息需要分析指导方法、网络价值评价指导方法、信息生产原则指导方法、虚拟本质形成与发展指导方法等6个层面的方法体系。网络生活指导内容包括网络生活本质、网络生活目的、网络生活价值、主导性的与多样性的网络生活、网络生活要素结构、网络生活主体、网络生活环境、网络生活过程、网络生活方法、网络生活载体、网络生活管理等11个方面的内容体系。网络生活指导原则包括一般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对象性原则、内容性原则、方法性原则和环境性原则等6个层面的原则体系。
陈相光伍珍贞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生活
人的虚拟本质与网络生活指导论——兼论虚拟本质与现实本质的关系辨证被引量:2
2011年
始于符号,终于符号的信息处理——即虚拟实践是人类新的实践方式。虚拟实践是人的虚拟本质形成的基础。文章提出虚拟本质是分析人的本质的新视角。虚拟本质是人的现实本质分化发展的结果,人的现实本质和人的虚拟本质共同构成人的本质。文章最后从法律、道德及管理角度给出指导网络虚拟生活的对策。
陈相光
关键词:网络生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