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8030801143)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涛李玉娟彭书岐魏绪红叶西就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丙酚和异氟醚对全麻手术病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比较异丙酚和异氟醚对全麻手术病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全麻手术的病人30例,年龄20~50岁,体重44~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5):异丙酚组(P组)和异氟醚组(I组).监测SpO2、PETCO2、BAEP和BIS.麻醉诱导: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6μg/kg,I组吸入3%异氟醚,两组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35~40 mm Hg,SpO298%~100%.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I组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BIS达70并维持5 min(T1)和BIS达50并维持5 min(T2)时,记录Ⅰ波、Ⅲ波、Ⅴ波的潜伏期、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期.结果 P组Ⅰ波、Ⅲ波、Ⅴ波的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期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I组T1时Ⅰ波、Ⅲ波、Ⅴ波的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Ⅲ波、Ⅴ波的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期延长(P<0.05或0.01);与T1时比较,I组T2时Ⅲ波、Ⅴ波的潜伏期和Ⅰ-Ⅲ、Ⅰ-Ⅴ的峰间期延长(P<0.05或0.01);与P组比较,I组T2时Ⅴ波潜伏期和Ⅰ-Ⅴ峰间期延长(P<0.05).结论 与异氟醚相比,等效剂量的异丙酚对全麻手术病人BAEP的影响更小,提示其对脑干功能的抑制作用更小.
- 杨涛魏绪红李玉娟彭书岐
- 关键词:二异丙酚异氟醚诱发电位听觉脑干脑电描记术
- 不同传入神经损伤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形成的影响及其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BDNF的关系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传入神经损伤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形成的影响及其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RG)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腓肠神经损伤组(SUR组)和腓肠肌一比目鱼肌(GS)神经损伤组(GS组)。SUR组和GS组分别暴露腓肠神经和GS神经并剪断,S组仅暴露腓肠神经和GS神经而不剪断。于术前1d和术后3、7d时测定大鼠机械痛阈。于术后7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术侧L5的DRG和脊髓节段,测定脊髓背角的BDNF表达,计算BDNF阳性神经元和受损神经元(ATF-3阳性神经元)占总DRG神经元的百分比和ATF-3阳性神经元中BDNF阳性神经元的百分比。结果与术前1d时比较,GS组术后各时点机械痛阈降低(P〈0.01)。与S组和SUB组比较,GS组机械痛阈降低,脊髓背角BDNF表达上调,BDNF阳性神经元占总DRG神经元的百分比升高(P〈0.01);S组和SUR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UR组比较,GS组ATF-3阳性神经元占总DRG神经元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TF-3阳性神经元中BDNF阳性神经元的百分比升高(P〈0.05)。结论切断来自大鼠骨骼肌的传入神经可形成神经病理性痛,其原因与上调DRG和脊髓背角中BDNF的表达有关;而切断来自皮肤的传入神经则不会形成神经病理性痛。
- 杨涛叶西就王志彭书崚
- 关键词:传入通路脊髓
- 不同感觉神经损伤对大鼠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2011年
- 目的观察剪断大鼠的不同感觉神经分支引起的疼痛行为学表现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大鼠分为3组:SUR组,GS组和SHAM组,每组各8只,分别进行剪断Sural、GS神经和假手术。观察3组LSDRG和脊髓背角的BDNF表达情况及损伤的细胞类型。结果GS组大鼠术后同侧后肢机械刺激50%缩足阈值较基础值和SHAM组显著下降(P〈0.01),热刺激撤足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1),SUR组则无变化(P〉0.05)。GS组LSDRG中BDNF阳性神经元比率[(37.87±4.23)%]和脊髓的BDNF阳性面积百分比[(21.9±3.1)%]较SHAM组增高[(分别为(17.31±2.12)%],(12.6±1.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SUR组与SHAM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GS组表达BDNF的FG阳性神经元较SUR组明显增高(P〈0.01)[分别为(81.5%±3.8)%,(6.4±0.9)%];GS组中NF200与FG共染神经元占NF200阳性神经元的百分比较SUR组显著增高(P〈0.01)[分别为(47.7±1.8)%和(26.7±2.3)%]。结论切断骨骼肌的感觉神经会产生痛觉过敏,而切断皮肤的感觉神经则不会。不同类型神经元受损,以及I)RG和脊髓背角的BDNF表达差异是导致这种痛觉差异的重要原因。
- 杨涛李玉娟王寿平车月娟彭书峻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感觉神经病理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