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筛选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及合理的使用方法。【方法】采取室内盆栽接菌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植株发病后喷雾防治,药后定期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药后10 d,250 g/L丙环唑乳油112.5 g a.i/hm2处理在室内及田间试验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2.02%和74.02%,防治效果优于其它药剂处理的防效;其次是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35 g a.i/hm2处理,室内及田间试验防效分别为81.84%和67.24%;400 g/L氟硅唑乳油48 g a.i/hm2处理的室内及田间试验防效分别为69.25%和67.99%,对白粉病的防效也较好。25%乙嘧酚水悬浮剂187.5 g a.i/hm2处理、250 g/L已唑醇悬浮剂18.75 g a.i/hm2处理、10%苯醚菌酯悬浮剂12 g a.i/hm2处理在室内试验中对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但田间小区试验中防效略低。【结论】250 g/L丙环唑乳油112.5 g a.i/hm2处理、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35 g a.i/hm2处理、400 g/L氟硅唑乳油48 g a.i/hm2处理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危害,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目的】通过试验,明确几种常用杀虫剂对麦蚜自然天敌的影响,筛选对小麦蚜虫高效且对自然天敌相对安全的化学药剂。【方法】麦田网捕收集自然天敌成虫或幼虫置于封闭的容器内,在室内采用喷雾的方法进行天敌的安全性试验。【结果】25%吡蚜酮悬浮剂62.25和125.25 g a.i/hm2处理对多异瓢虫成虫和叶色草蛉成虫微害,93.75 g a.i/hm2处理对多异瓢虫成虫微害、对叶色草蛉成虫中度有害,3种试验浓度处理对大灰食蚜蝇幼虫均无害;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处理和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在试验浓度下对大灰食蚜蝇幼虫微害,对多异瓢虫成虫和叶色草蛉成虫有害;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处理对供试的三种天敌均有害。【结论】在麦蚜防治中,可根据当地田间主要天敌种类与发生情况,选用吡蚜酮等对天敌相对安全的药剂。
【目的】筛选对冬麦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的化学药剂及其使用剂量,并评价其对小麦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测定各供试药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小麦收获时测定各试验小区的产量,评价药剂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药后35 d,供试药剂在试验浓度下对冬麦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在94%以上,鲜重防效在99%以上。小区产量测定,除40%唑草酮WG30 g a.i./hm^2处理的平均产量较对照略低外,其它各药剂处理产量均有增加,增加幅度在8.59%~13.06%。【结论】选用40%唑草酮WG 12 g a.i./hm^2+10%苯磺隆WP 15 g a.i./hm^2、10%苯磺隆WP 22.5 g a.i./hm^2、40%唑草酮WG 24 g a.i./hm^2和7.5%啶磺草胺WG 11.93 g a.i./hm^2,采用二次稀释方法进行配药,对水量675kg/hm^2,在冬麦拔节期前使用,可有效防除冬麦田阔叶杂草,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目的】筛选对小麦长管蚜有较好防效的高效新型杀虫剂及合理使用剂量。【方法】采用田间喷雾的方法对麦长管蚜进行防治。【结果】药后7 d,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2.5、30和45 g a.i./h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6.15%、99.76%和99.39%,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25%吡蚜酮悬浮剂60、90和120 g a.i./hm2三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6.26%、97.83%和95.35%,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10%烯啶虫胺水剂22.5、30和45 g a.i./hm2三处理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62.50%、48.07%和79.51%,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处理的防效,各试验药剂处理对小麦安全,无药害。【结论】防治麦长管蚜可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2.5~30 g a.i./hm2、25%吡蚜酮悬浮剂60~90 g a.i./hm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 g a.i./hm2,加水喷雾防治,对麦长管蚜均表现了良好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