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2009230)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树庆王文文王爱红张丽丽更多>>
- 相关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肾活髓颗粒治疗非重型再障的临床观察与中医护理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补肾活髓颗粒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安全性及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将126例NSA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用补肾活髓颗粒加辨证施护)和对照组(63例,补肾活髓颗粒加普通护理),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共有62例,主要表现为痤疮、多毛、声音嘶哑、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口唇和手指轻微麻木。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为39.68%,对照组为58.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及时做好中医辨证施护,是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 王爱红王文文王树庆张丽丽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施护
- 补肾活髓颗粒治疗非重型再障的临床观察与中医辨证施护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补肾活髓颗粒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安全性及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126例NSA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用补肾活髓颗粒加辨证施护)和对照组(63例,补肾活髓颗粒加普通护理),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共有62例,主要表现为痤疮、多毛、声音嘶哑、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口唇和手指轻微麻木。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为39.68%,对照组为58.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及时作好中医辨证施护,是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 王爱红王文文王树庆张丽丽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