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137)
- 作品数:18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韩卉邓雪飞刘斌陈永超连娟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脑浅表吻合静脉64层CT血管成像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正常人大脑外侧面浅表吻合静脉的CT血管成像表现。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90例受检者行头部CTV检查,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重建大脑浅表吻合静脉的三维血管影像。结果①CTV图像中大脑浅表静脉吻合分为6型,Ⅰ~Ⅵ型分别占:34%(31例)、43%(39例)、9%(8例)、49%(44例)、33%(30例)及3%(3例);浅表静脉间的吻合个体差异较大,单侧大脑半球浅表静脉吻合显示类型以1~3种居多,3种以上较少见,8%(7例)双侧大脑半球未发现任何类型的浅表静脉吻合;②参与构成静脉吻合的浅静脉共349支,左侧182支,右侧167支,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olard静脉、Labbe静脉及参与构成静脉吻合的Sylvian静脉的数量分别为97支、112支、140支。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简便、快速、无创性显示大脑浅表吻合静脉的检查手段,可为临床相关手术入路的选择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 陈峰邓雪飞刘斌韩卉
- 关键词:显微解剖
- 颅中窝蛛网膜颗粒的显微解剖、组织学与CT观察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颅中窝内蛛网膜颗粒的显微解剖、组织学和CT观察,进一步完善蛛网膜颗粒的形态学资料。方法分别对33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和40例脑血管CT成像资料进行显微解剖、组织学与影像学观察。结果颅中窝内蛛网膜颗粒大多分布在脑膜中静脉窦、蝶顶窦、圆孔外侧及海绵窦,颗粒多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光镜下可将颗粒分为单个型和分叶型;显微解剖和CTV观察颅中窝内颗粒的平均数量分别为8.75和3.52个,CTV观察海绵窦内颗粒显示不清。结论对颅中窝内蛛网膜颗粒深入系统的观察,可以丰富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有助于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过程中保护蛛网膜颗粒,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陈峰邓雪飞邹莉娜韩卉刘斌
- 关键词:颅中窝蛛网膜颗粒显微解剖
-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及其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为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的解释和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对6例(12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进行观测,测量各支桥静脉的直径及其注入上矢状窦的角度;利用解剖数据,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建立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模型的壁面剪切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上矢状窦旁桥静脉共计137支,分为前后两组,其中后组桥静脉的直径较大,注入上矢状窦的角度较小。共建立模型137个,桥静脉直径>1.2mm、65°≤注入角度<105°时,注入处下游上矢状窦壁壁面剪切力下降明显;桥静脉直径>1.2mm、注入角度<65°时,注入处下游上矢状窦壁和注入处上游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下降明显,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最低值为上矢状窦壁上的63%。与前段组桥静脉模型相比较,后段组模型上矢状窦壁和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最低值较小,距注入处较远。结论桥静脉直径>1.2mm,且注入角度<65°时,血管壁面剪切力急剧下降,脑静脉血栓形成容易发生。血栓好发于上矢状窦后段的注入处上游桥静脉壁。
- 邓雪飞韩卉陶伟
- 关键词:桥静脉脑静脉血栓形成显微解剖计算流体力学
- Labb静脉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Labb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小脑幕上手术入路中Labb静脉的保护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对30例(6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61例(110侧)包括36例(60侧)数字显影血管造影(DSA)静脉相和25例(50侧)计算机体层摄影静脉造影(CTV)图像进行观测。结果Labb静脉按其注入硬脑膜窦方式及在硬脑膜上注入点所在位置的不同,分为直接注入和间接注入2大组,以及横窦组、岩部组、小脑幕组和横窦上组4小组,小脑幕组和横窦上组Labb静脉经脑膜静脉间接注入横窦;脑膜静脉走行在硬脑膜双层之间,长度为(10.0±7.2)mm,约1.7~23.6mm;各组静脉均分布在STP点的周围,距STP的距离为(16.8±10.2)mm,约0~40.1mm;DSA和CTV观测的结果与显微解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进行DSA或CTV检查有助于手术入路的设计——小脑幕上手术中,正中入路损伤Labb静脉的机会最小;但当影像学检查发现Labb静脉离窦汇太近,或者脑膜静脉太长时,应重新设计手术入路。
- 邓雪飞韩卉陶伟庞刚刘坤鹏刘斌陈方宏张铭
- 关键词:显微解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基底静脉后段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对照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基底静脉后段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小脑幕切迹后区病变手术中保护基底静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对20例(40侧)颈内静脉灌注蓝色明胶溶液的成人头颅湿标本、22例(40侧)DSA静脉相和20例(40侧)CTV图像进行观测。结果以显微解剖结果作为对照标准,DSA、CTV分别观察到89.79%、94.89%的基底静脉,测得的直径值分别大37.28%、36.72%。根据基底静脉注入大脑大静脉系的分布特点,将基底静脉分为3型:①Ⅰ型:注入处位于大脑大静脉中段,占36.11%(13侧);②Ⅱ型:注入处位于大脑大静脉起始段,占27.78%(10侧);③Ⅲ型:注入处位于大脑内静脉,占36.11%(13侧)。DSA和CTV均能显示基底静脉注入处的分布规律。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小脑幕切迹后区病变手术入路的设计和术中对基底静脉的保护。
- 陈丹邓雪飞王娜刘斌陈方宏韩卉
- 关键词:基底静脉显微解剖影像学检查
- 海绵间窦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学、影像学对照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海绵间窦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断层解剖、显微解剖学特点,了解各海绵间窦在蝶鞍区的位置关系及形态特点,为海绵间窦在影像学上的识别提供解剖学依据;通过人体不同组织在磁共振图像上的成像特点,选择合适的显示方法观察各海绵间窦的特点并测量其大小,为经蝶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提供影像学资料;通过观察海绵间窦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测量蝶窦、垂体及海绵间窦的大小,分析蝶窦、垂体与海绵间窦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①断层解剖:选取6例头颅标本依次行浸胶、成型、冷冻,再用立式带锯制成头颅横、冠、矢不同层面的连续断层标本,依次观察各海绵间窦的出现情况、位置关系及形态特点。②显微解剖:选取18例成人头颅湿性标本沿头颅正中矢面线锯开,观察各海绵间窦的出现情况、形态特点及其周围的毗邻关系,统计各海绵间窦的出现率、测量其大小(包括上下径和前后径)。③磁共振血管成像:选取24例患者,每个患者无蝶鞍区占位及脑静脉血管病变,行常规MRI扫描和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CE-MRV),所得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经最大密度投影(MIP)的方法重建脑静脉系三维图像,重点观察各海绵间窦的显示形态和大小,所得结果与显微解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断层解剖观察:头颅水平面可以观察到前海绵间窦的具体位置和整体形态;头颅冠状面可以观察到前、下海绵间窦的具体位置和整体形态;头颅矢状面可以在同一层面观察到不同海绵间窦在垂体周围的位置和形态特点。②显微解剖观察:前海绵间窦位于垂体前上方的垂体窝边缘,多呈三角形、少数呈卵圆形;下海绵间窦位于垂体下方(多位于垂体前叶和后叶交界处的前下方),大部分呈新月形或卵圆形、极少数为裂隙状;后海绵间窦位于垂体的后上方,多为椭圆形;鞍背窦位于鞍�
- 陈时君韩卉
- 关键词:显微解剖断层解剖磁共振成像
- 超声观察呼吸运动对脑静脉颅外回流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条件下呼吸运动对脑静脉颅外回流的影响。方法嘱4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取坐位和仰卧位,以超声观测颈内静脉和椎静脉在平静呼吸、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时的血流量变化。结果卧位平静呼吸时,颈内静脉和椎静脉血流量分别占脑血流总量的66.94%和4.17%;深吸气末颈内静脉所占比例增至86.61%,椎静脉所占比例减至1.69%。坐位平静呼吸时,颈内静脉和椎静脉血流量分别占脑血流总量的18.08%和14.73%;深吸气末颈内静脉所占比例增至89.68%,椎静脉所占比例减至1.86%。在深呼气末,卧位和坐位时颈内静脉、椎静脉血流量与平静呼吸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卧位和坐位时,深吸气均使得脑静脉通过颈内静脉向颅外回流的比例显著增加。
- 陈永超邓雪飞连娟罗福成王琼韩卉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 上矢状窦窦腔内纤维索分布的解剖学特征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上矢状窦不同节段窦腔内纤维索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功能和意义。方法:成人头颅湿性标本,15例沿上矢状窦上壁长轴中线纵行剖开,5例沿垂直眦耳线的冠状面作连续断层切片。将上矢状窦分为有桥静脉注入的前段、缺乏桥静脉注入的前缺乏段、有桥静脉注入的后段和上矢状窦后部的后缺乏段,观察纤维索结构在上矢状窦各段窦腔内的分布情况及形态。结果:上矢状窦窦腔内纤维索总数目为277个,其中瓣膜状纤维索131个,覆盖53%逆行注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注入口,74%的瓣膜状纤维索分布在上矢状窦注入后段,22%分布在注入前段;小梁状纤维索85个,58%分布在上矢状窦注入后段,20%分布在注入前段;板层状纤维索61个,64%分布在上矢状窦注入后段,33%分布在后缺乏段接近窦汇处。断层解剖能准确区分3种纤维索结构。结论:上矢状窦窦腔内纤维索具有节段性分布的特征,可能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发生有关。
- 王娜邓雪飞陈丹王世栋韩卉
- 关键词:上矢状窦显微解剖断层解剖
- 上矢状窦64层螺旋CT平扫的定量测量及其意义
- 2012年
- 通过对上矢状窦64层螺旋CT平扫状态下的定量研究,为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平扫图像和血常规数据。将上矢状窦分为上、中、下3段,比较分析徒手(根据上矢状窦横断面形状选择兴趣区)和圆形(中间、前方、左侧、右侧)兴趣区法测量的各段窦腔内CT值,分析其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上矢状窦各段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徒手和圆形(中间)兴趣区法测得的窦腔内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种圆形兴趣区法测得的上矢状窦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徒手和圆形(中间)兴趣区法测得的上矢状窦CT值与血红蛋白含量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徒手兴趣区法是定量观测上矢状窦的良好手段,通过血红蛋白含量可以推算出窦腔内CT值正常范围,出现异常时,提示腔内有血栓形成。
- 朱友余邓雪飞刘斌徐金勇陈时君韩卉
- 关键词:上矢状窦血红蛋白螺旋CT
-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脑内静脉与基底动脉的磁共振对照被引量:2
- 2012年
- 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照观察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脑内静脉和基底动脉管径的变化情况。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和生理盐水组,于造模前和造模后1、3、5、7、9、11d行磁共振检查,观测大脑内静脉和基底动脉管径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组大脑内静脉和基底动脉管径造模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H组大脑内静脉造模后1d管径明显变细,第3天有所缓解,第5-7天到达高峰,第9-11天逐渐恢复;基底动脉管径造模后第1天无明显变化,第3-5天管径明显变细,第7天缓解,第1l天恢复正常。结论: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脑内静脉发生痉挛性改变,其发生规律与基底动脉有明显差异。
- 张子轩邓雪飞戴宗飞陈兵高斌夏春华陈丹韩卉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大脑内静脉基底动脉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