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5BA901A01)
- 作品数:41 被引量:460H指数:15
- 相关作者:田永中查书平邱新法易佳高凡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南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GIS的重庆市再生稻光热资源适宜性区划被引量:26
- 2011年
- 根据四川盆地东南部再生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重庆市气候资源特点,指出影响重庆再生稻的主要气候问题是:再生稻生育期间的光热条件、抽穗扬花期的低温阴雨和休眠芽萌发期的高温干旱。以此为基础,本文选取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且分布差异显著的气象因子:生育期间的积温和日照时数作为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在1∶25万DEM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得到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制作了精细化的重庆市再生稻光热资源适宜性区划,将重庆市再生稻栽培区划分为光温丰富再生稻适宜栽培区、热量丰富光照较丰再生稻适宜栽培区、光照丰富热量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和光热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4种类型区,对各类型区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特点进行了分区评述;并从再生稻与其它晚秋作物协调发展、年度种植计划制定、高产栽培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建议,促进了重庆市再生稻生产的健康发展。
- 高阳华陈志军杨世琦唐云辉袁德胜
- 关键词:再生稻光热资源区划GIS
- 2006年重庆特大干旱期间的遥感监测应用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根据MODIS数据,基于植被供水指数法(VSWI),通过对2006年6月10—9月21日期间的12个时相的全市干旱空间分布状况分析,得到了2006年重庆特大干旱期间从旱情发生—旱情加重—局部缓解—旱情再次加重—旱情彻底缓解的整个演变过程。为了验证VSWI方法对2006年重庆特大干旱监测的准确性,结合全市同时期170个土壤墒情监测站的土壤湿度资料,对此次监测过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MOIDS数据的植被供水指数法可以对重庆市夏季干旱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反馈,VSWI与土壤湿度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同时VSWI指数与土壤墒情数据的相关性与高程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 杨世琦易佳罗孳孳高阳华徐永进
- 关键词:干旱遥感监测MODIS
- 三峡库区重庆段钉螺孳生条件被引量:1
- 2012年
- 三峡工程的修建使得长江水生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时水库的阶段性蓄、放水使得阶段性淹没的江洲滩增加,更加有利于挺、浮水植物的繁殖,从而可能形成适合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的惟一中间宿主———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的生长环境。本文在钉螺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和相关的气象资料以及水库的蓄放水规律,从气候、淹没时间、植被、水库的蓄放水时间等角度对三峡库区钉螺孽生条件进行了分析。从气候上看,阶段性淹没区能够满足钉螺生长的需要;然而,水库冬季蓄水、夏季放水的周期与钉螺生长需求并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冬季的高水位对钉螺生长十分不利。因此,水库的修建并不一定会造成钉螺的孽生和血吸虫的流行。
- 宣勇陈志军屈晓晖高阳华杨雪梅
- 关键词:三峡库区钉螺数字高程模型气候
- 三峡工程对库区重庆段钉螺生长条件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库区气候、植被、淹没等条件变化对钉螺孳生的可能影响。方法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气象资料及重点研究区1:1万和库区重庆段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就阶段性淹没区的气候条件、淹没时间、淹没区植被情况以及阶段性淹没可能对钉螺生长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三峡库区淹没时间、气温、降水、日照时间、植被种类及覆盖度均适合钉螺,但其冬季蓄水、夏季放水的特点对钉螺的生长不利。结论三峡库区形成的"冬水夏陆"的洲滩环境不适于钉螺孳生,如能从源头上控制钉螺的外来输入问题,库区可避免成为钉螺孽生区。
- 宣勇王兴玲屈晓辉陈志军高阳华杨雪梅张一潘洪先
- 关键词:钉螺三峡库区
- 基于GIS的复杂地形风能资源模拟研究被引量:34
- 2008年
- 以ARCGIS为平台,利用重庆市1:25万DEM数据和气象台站资料,采用1/r^2和1/r^2h^3结合地形高程以及坡度、坡向的两种插值方法分析了重庆市的风速分布。检验结果表明,1/r^2h^3结合坡度、坡向的插值方法能较好的反映风速的分布趋势,为复杂地形地区风能资源评估和风电场规划提供依据。
- 高阳华王堰邱新法陈志军陈艳英马力缪启龙王中
- 关键词:风能资源
- 重庆市优质稻产量形成的气候生态条件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利用重庆市优质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宜香9303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建立优质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回归模型、产量构成因素的气候生态模型。结果表明:每穗粒数、结实率、单位面积穗数与千粒重对优质稻产量形成贡献较大,尤其是每穗粒数、结实率;每穗粒数与拔节-孕穗期的平均气温呈负相关,而与孕穗-齐穗期的平均气温呈"抛物线"关系;结实率与孕穗-齐穗、齐穗-乳熟期间的平均气温均呈"抛物线"关系,其最适宜气温分别为27.2℃和26.7℃;影响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出苗-返青期的平均降雨量与平均日照时数、返青-拔节期的平均气温与平均日照时数;孕穗-齐穗期、齐穗-乳熟期的平均最高气温、齐穗-乳熟期、乳熟-成熟期平均日较差为决定优质稻千粒重的关键因子。
- 梅勇高阳华唐云辉陈志军向友全兰治东李家明刘天贵潘其佳
- 关键词:优质稻气候生态
- 基于RS的山地城市热岛效应及其与土地覆被变化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被引量:16
- 2008年
-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对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变得日益严重。文章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年、2001年、2006年三个时相的LandsatTM/ETM+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和土地覆被解译,并且尝试使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温度与几种指数之间的关系,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 I)、归一化的城市用地指数(NDB I)等。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种混合状态,热岛与地表覆被类型关系密切,突出表现在城市建设用地区比其它类型的土地温度高;地表温度与NDVI、NDW I呈现一种显著的负相关。
- 易佳田永中高阳华朱莉芬钟燕林
- 干旱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0年
-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干旱遥感监测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根据选取资料的不同,将国外进行干旱遥感监测的情况归纳为5类,分别介绍了主要方法及其进展。同时,对国内开展干旱遥感监测的情况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监测手段、监测方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干旱遥感监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杨世琦高阳华易佳
- 关键词:干旱土壤含水量遥感
- 基于GIS的重庆市可照时间的空间分布被引量:4
- 2008年
- 以考虑地形遮蔽作用的实际起伏地形下可照时间分布式计算模型为基础,采用1∶25万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计算了100m×100m分辨率的重庆市月可照时间以及年可照时间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起伏地形下重庆市可照时间的逐月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庆市可照时间以6、7月份最高,2月份最低,全市年可照时间为2830h;地形因子对起伏地形下重庆市可照时间的影响程度具有随季节变化的特性;局地地形对可照时间的影响程度随季节而变,在冬半年,太阳高度角较低的季节,局地地形的影响较为显著。
- 喻桥邱新法李梦洁
- 关键词:起伏地形DEM
- 重庆市城市高温变化特征分析及对策初探被引量:14
- 2013年
- 利用1951-2011年重庆市主城区沙坪坝气象站气温资料,分析了重庆市61年的城市高温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和缓解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61年间重庆市主城区年平均气温经历了相对偏暖期、相对偏冷期和相对偏暖期三个变化阶段,其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总趋势已转变为增暖,倾向率达0.8℃·(100a)-1;气温的变暖趋势在年平均最低气温上表现最明显,倾向率达1.4℃·(100a)-1。重庆市主城区近年来夏季平均气温的增暖趋势不明显,与年平均气温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高温日数经历了低—高相间的变化过程,近年来其变化趋势逐步与全球变暖趋势步调相一致。重庆市城市高温具有高温日数多、年际变化大、持续时间长、每年首次出现时间早、高温出现时间跨度大、高温日集中等特点。重庆市城市高温由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气候背景决定,受全球变暖大背景的影响,因城市热岛效应而加重。缓解城市高温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城市规划促进自然通风,保护利用河谷风和山谷风;重视城市绿化,增加水域面积;控制人口密度及大气污染,减少人为热释放;开展雨雾喷淋降温,调节城市小气候等。
- 何泽能左雄白莹莹杨世琦
- 关键词:高温日数